北京1月22日电 (曾璇)新年医改论坛暨“十三五”规划座谈会于近日召开。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作了题为《“十三五”医改规划的逻辑、性质及特征――比较分析的视角》报告。
王虎峰在报告中指出,“十三五”对于整体改革和医改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节点。在讲到“十三五”医改规划的特征分析时,王虎峰指出,分析规划特征,是要把握转变和变化。
首先,是政府的投入扩大。第一,医保的覆盖面已经覆盖到城乡居民,这其中政府承担着主要责任。从补助标准来看,从“十二五”时期的120元/人到现在已经上调为360元/人,这还是一个平均数。第二,政府责任还体现在公共卫生方面有很大的变化,基本上过去的政策全部落实,同时又增加了很多公共卫生项目。第三,公立医院改革扩大试点,从一开始逐步扩大到50家、100家、200家等等,政府也是在其中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其次,是增量改革转向存量改革。存量改革是基于这几个环境变化:经济新常态、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经济新常态下,简单的高速投入是不太可能的。另外从人口老龄化的角度看,比方说医护康、医养结合,不是简单的钱的问题,是如何配置,打造怎样一个服务链条、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的问题。再有,疾病谱的变化,特别体现在慢性病上,怎么去规范化管理,怎么样做到个性化、全周期。这些要求和过去是不一样的,所以发展方式要向质量效率型转变。
再次,医改要从形成框架转向全面制度建设。“十三五”医改规划提出后,要围绕三个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资金来源多元化、制度保障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
另外,从重需方改革转向供需双方的协同管理。过去,解决看病问题就是资助居民参保,就是提高报销比例。现在,对于供方,医疗机构要进行优化,包括分级诊疗、创新诊疗康复、长期护理的连续服务模式、双向转诊等等;对于需方,要引导居民就医需求。就是说,要通过基层,把供需两方紧密的结合起来。
此外,从控制“看病难、看病贵”转向同步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十二五”时期,我们重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现在我们同步解决医疗费用增长的控制。“十三五”期间,一是要建立机制,公立医院控费的监测和考核机制要建立起来;二是动态调整,分类确定控费并要求动态调整,各级各类医院要有一个动态调整机制;三是要加强透明度,向社会公开费用指标排序。
钟南山接受专访 王帅/摄 北京3月9日电 (曾璇)“我国的医疗改革一定要从供给端入手,实行医疗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是解决目前医疗领域诸多难题的重要手段。”2017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呼吸疾病
早春三月,华夏大地春潮涌动,位于扬子江畔的民族制领军企业扬子江业集团(以下简称扬子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仿制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 近年来,扬子江剑指打造全球一流制企业的宏伟目标,全力开展一致性评价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业董事长吴以岭建议,以中医养生文化指导健康人群预防慢病,发挥中医优势实现慢病早期防治,发挥中医在慢病急性期治疗中的优势,应用中医提升慢病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业董事长吴以岭建议,应该加大力度扶持中类的开发,促进中大健康产业发展,鼓励中类保健食品向境外出口,挖掘中“金矿”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委员、李锦记集团董事、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惠森建议,提升中草的种植效益和品质标准,引导多方力量,推进中医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中医行业可持续发展。 李惠
全国政协委员丁洁 北京3月4日电 (记者高奕楠)“罕见病”,顾名思义就是指患病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 2017年“两会
北京3月3日电 (记者韩雅菘)“目前存在中材企业自检、政府抽检、第三方检验三种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不协调、不匹配的情况,中材质量难以得到系统化保障。”3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主席闫希军在
北京3月3日电 (记者韩雅菘)今天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主席闫希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融合,通过改造提升中传统制造方法,创建现代中国际化智能制造模式,可打通智能化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