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月24日电(金晨、实习生潘纯熙)近日,有一段网民称“买到假紫菜”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的女士怀疑自己买到的紫菜是“废旧黑塑料袋做的”。对此,多家媒体已通过实验、咨询专家等方式进行辟谣。21日,“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也通过其官方微博表示,希望大家不造谣、不传谣。
“假紫菜塑料袋制成”?实验说明真相
近日,一则视频引发了网民的广泛关注。视频中的女士取出一袋某品牌紫菜,并声称自己在食用过程中“嚼不碎,有一股腥臭味”,怀疑这些紫菜是由“废旧黑塑料袋制成的”。视频传出后,部分网民也拍摄了自己家中紫菜的“实验视频”发至微博、微信中,表示也遇到了相似情况。
(网上视频截图)
对此,媒体记者通过对紫菜和塑料袋进行火烧、泡发和手撕操作后发现:紫菜从手感、外观及燃烧后的状态等各方面,与塑料袋都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轻易分辨。
与此同时,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食品安全博士钟凯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对“视频中的紫菜由塑料制作”予以否认。钟博士表示,“视频中的产品干时脆,遇水变软,塑料并不吸水,所以它不可能由塑料制作。”
还有专家从造假成本和动机上予以辟谣。“紫菜本身不贵,用塑料袋造假没利润,造假动机不足。”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
多地辟谣 紫菜行业依然受影响
视频一经发出,多家媒体都对“塑料紫菜”这一网络谣言进行辟谣。然而,也有媒体记者报道,这则“塑料紫菜”的谣言已对多家紫菜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有的紫菜加工公司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还表示接到了匿名威胁电话,扬言要公司交给他们几万元钱才保证不把视频传播到网络上。
2月22日,有福建媒体从几家受影响的本土紫菜加工企业了解到,厂家联合经销商和终端超市向公安机关报案,且已有相关证据锁定两名谣言发布者。据悉,谣言视频导致多家连锁超市产品全部下架,经销商恐慌不敢订货,造成紫菜产品滞销,已有多家经销商致电要求退货。
同天,在晋江市海洋渔业局的主持下,30多家晋江市紫菜加工行业协会会员齐聚一堂,号召协会70多家会员企业联合发起了《关于紫菜加工企业的联合声明》,共同澄清谣言,保卫紫菜行业。
在此,“求真”栏目也提醒大家,紫菜富含蛋白质和碘、磷、钙等,具有食用价值和用价值,不要因为网上的谣言而“冤枉”无辜的紫菜。选购品质较高的紫菜,应以色泽紫红、无泥沙杂质、干燥的为佳。
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 李婧)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在江苏南京揭牌,巡回法庭随即正式办公。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第三巡回法庭庭长江必新介绍,第三巡回法庭依法不受理的案件类型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重点整治、突出地区督导会。会议总结了当前全国重点整治、突出地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取得的成效,并对打击
蔡华伟绘 核心阅读 日前,环保部公开通报了一批环保数据造假案件。环保监测数据,是环保执法的基础。然而,环保数据造假现象却长期存在、屡禁不止,且手段越来越隐蔽。遏制环保数据造假,
“探头站岗,鼠标巡逻”,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基层治安防范工作;构建“三调联动”大调解体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积极创新侦查办案手段,构建多警种协同作战机制……这是重庆市涪陵区为深化平安
记者今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公司(以下简称通联公司)、银联商务公司(以下简称银联公司)两公司违规,分别被处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合计4600余万元。 央行称,为整肃银行卡收单市场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近日发布的全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进展情况通报显示,部分地区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措施落实还不到位,安全监管执法工作不严格、不到位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上半年,全国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实施行
本报上海7月25日电 (记者沈文敏)上海海关近日对外宣布成功破获一起葡萄酒走私案,涉案冰酒等葡萄酒案值共计3亿元,其中冰酒案值高达2亿元。这是上海口岸近年来查获的最大一起冰酒走私案,目前4名走私
本报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林丽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日前通报上半年市场环境形势相关情况。据介绍,上半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23.5万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0%,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