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国民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展现出我国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增速好于预期、改革政策效应正在显现、中国经济疲弱对全球产生溢出效应的担忧开始缓解”,国外舆论对于这份成绩单也给出了积极的评价。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新旧发展动力的转换尚未完成,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亟待改善,中国经济要获得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实现量质双升、走得更稳更远、减速又不失速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坚定不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为提高供给质量激发内生动力,营造外部环境。
推进改革,必须下苦功。解决结构性的经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管是落实已出台的改革,还是推出新的改革举措,都更需要披荆斩棘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和雷厉风行的作风。
一方面,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上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成效初显,单位GDP能耗下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下一步,还应有力、有度、有效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其发挥乘数效应,激发增长动力,增强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激发产业和市场的活力。
另一方面,需求侧改革也不可偏废。从“三驾马车”对上半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内需仍是支撑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通过短期调控稳定经济增长的需求侧改革,不但能缓解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更能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争取时间和空间。
推进改革,必须动真格。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改革要出实效、见真章,必须提高执行力、落实力。去产能进程遭遇障碍和反弹,去库存压力仍然很大,有的地方借着全面实施营改增浑水摸鱼,有的部门对民间投资设置高门槛……对于这些问题,要及时列出清单、明确责任、挂账整改、督办落实。
改革须动真格,不是蜻蜓点水,不能心存侥幸,也不能尸位素餐。只有改革见了实效,人民才有获得感。归根究底,改革是为了发展、让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更是为了人民,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萃华)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来源,也是居民收入的主渠道。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目标不减反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的坚强信心。 一方面,上调目标是要更好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来源,也是居民收入的主渠道。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目标不减反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的坚强信心。 一方面,上调目标是要更好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来源,也是居民收入的主渠道。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目标不减反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的坚强信心。 一方面,上调目标是要更好
娄勤俭代表 弘扬延安精神 激发干事激情 娄勤俭代表(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从其丰富内涵中找到根脉、传承基因、汲取力量,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
制图/高岳 个别地方政府部门官网官微的不当回复说明,某些地方的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公职人员法治教育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不当回复会降低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拉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杜绝不当回复,关键
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加强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紧扣忠诚、干净、担当,强警示、抓监管、严惩处,用铁的纪律锻造过硬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立案查处纪检监察干部638人,其中,厅级8人,处级90人;处
中央巡视组近日向有的地方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中提出,“存在领导干部以权谋房等问题”。“新华视点”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在中央巡视组对多个被巡视对象的反馈意见中,领导干部“以权谋房”的表述多次出现。
日前,河北石家庄市委出台《石家庄市党政机关容错纠错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提出,单位或党员干部在履职担当、改革创新中,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或出现偏差失误,但不违反法律和政策的禁止性规定,勤勉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