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技 > 航空航天

“京六油”全面覆盖北京市场

日期:2017-03-11 16:11:52  点击:0 
分享:

  经过两个月的置换过渡期,从3月1日起,京六标准汽、柴油全面覆盖北京市场,北京市在全国率先进入第六阶段车用油品标准时代。

  技术指标参照国际最严格车用燃油标准

  来自北京市环保局的资料显示,京六标准的技术指标参照了目前国际最严格的车用燃油标准,硫含量维持不变,进一步加严汽油中的烯烃、芳烃、苯、蒸气压、馏程和柴油中的多环芳烃、密度、闪点、清净剂等主要环保指标。中国石油华北石化有关专家称:“新标准对油品的要求精益求精,与现行国五标准比,烯烃、芳烃含量限值可以说是断崖式降低。”

  据参与京六标准制定的业内人士透露,京六标准被称为国内“史上最严排放标准”,除了以往较多人所知的参照欧Ⅵ标准以外,还参照了更严格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标准。

  根据北京市环保部门统计,预计使用京六油品后,在用汽油车颗粒物排放降幅可达10%,非甲烷有机气体和氮氧化物总体上减排8%至12%;在用柴油车氮氧化物可下降4.6%,颗粒物下降9.1%。京六时代,霾更少、天更蓝变得更可预期。

  为何硫含量维持不变

  京六标准之所以硫含量维持不变,是因为在现行国五标准硫含量已低于10ppm(百万分比浓度)的情况下,降硫空间极窄,再花高成本脱硫,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意义已经不大。

  事实上,从2002年实现无铅化之后,国内油品升级的主基调就一直是降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石油产品和润滑剂”分标委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表示,现在的汽油、柴油都已经超低硫化,硫含量由过去的2000ppm、500ppm、350ppm,一直降到国四的50ppm、国五的10ppm,“下降速度、幅度空前”。

  记者了解到,自2000年开始我国实施轻型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来,国标就一直向世界最高标准欧标看齐,国标与欧标相比,硫和苯含量限值完全一致;但烯烃和芳烃含量限值尚有一些差距。因此超低硫化之后,此次标准修订的主要着眼点,放在了降烯烃、芳烃等颗粒物影响因子上。

  给炼化企业带来空前技术挑战

  北京市环保局官网概括出京六油品“八大亮点”,其主旨在于减少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此次指标加严有助于减少大气氧化性,减少PM2.5形成和臭氧生成。

  但这给炼化企业带来的技术挑战也是空前的。中国石化燕山石化高级专家宋以常总结,“装置约束变量增加,成品油调和难度增加”,成品油调和主要通过异构化、烷基化手段,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以及资金投入。仅去年一年,燕山石化就投资6亿多元用于消除生产瓶颈,确保京六油品升级。

  目前,燕山石化京六汽油月产能25万吨,年供应量300万吨,约占北京汽油使用量的75%。另25%由中国石化齐鲁石化、沧州炼化和中国石油锦州石化、锦西石化、华北石化、大港石化等补充。

  (瞿 剑)

相关内容

  •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北京2月15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146家国家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态势良好,“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长速度;2016营业收入预计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2月13日电(赵竹青 郭心冰 肖建军)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按流程完成了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2017年2月5日从天津港启程,经过约一周的海陆运输,于13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

  •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天线国际工作包联盟近期在华召开了反射面天线结构详细设计评审会(DDR)。中国电科54所牵头国际同行共同编制形成的天线详

  •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装置――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工程,近期实现了煤制

  • 我国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我国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王恩哥课题组围绕“原子尺度上水的核量子效应”开展研究工作,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分别发展了亚分子级分辨成像技术、单分

  •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

  •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