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技 > 航空航天

我国研制的最轻金属结构材料笑傲太空

日期:2017-03-11 16:11:50  点击:0 
分享:

西安2月28日电(记者龚仕建)“我们研制出来的新型镁锂合金,其密度根据用途可达到每立方厘米0.96至1.64克之间,是目前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2月28日,在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的研发实验室里,陕西省镁锂合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柴东朗指着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镁锂合金试片对记者说。据悉,2016年12月22日,我国成功发射的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中的高分辨率微纳卫星上,几乎整颗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这种超轻材料。

镁锂合金材料作为当今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是通过在金属镁中添加锂元素,使其具备了低密度、高比刚度、高比强度的优异力学性能和减震、消噪的高阻尼性能,以及抗辐射、抗电磁干扰性能,代表了镁合金发展的技术前沿,被称为未来最为“绿色环保”的革命性材料。与铝合金相比,同样大小,重量仅是铝合金的一半,但比强度高于铝合金。此外,这种新型镁锂合金的阻尼性能优异,是铝合金的十几倍,减震降噪效果好,在屏蔽电磁干扰方面表现突出。

据悉,镁锂合金材料大幅减轻了卫星重量,显著提高有效载荷,降低了发射成本。2015年9月,该材料首次在我国“浦江一号”卫星上使用并发射成功。无以伦比的优势使其在航空航天、兵器军工、电子产品、石油化工、机械仪表、医疗器械、户外器材等军工及民用领域都具有广泛用途。

据悉,陕西省镁锂合金工程研究中心由陕西省发改委批准设立,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联合西安交通大学柴东朗教授团队等承担建设。该中心经过多年的产学研攻坚克难,已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个型号的超轻镁锂合金,起草了我国首个镁锂合金国家标准,并积极推动新型镁锂合金从科研走向规模化生产。

相关内容

  •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北京2月15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146家国家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态势良好,“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长速度;2016营业收入预计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2月13日电(赵竹青 郭心冰 肖建军)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按流程完成了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2017年2月5日从天津港启程,经过约一周的海陆运输,于13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

  •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天线国际工作包联盟近期在华召开了反射面天线结构详细设计评审会(DDR)。中国电科54所牵头国际同行共同编制形成的天线详

  •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装置――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工程,近期实现了煤制

  • 我国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我国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王恩哥课题组围绕“原子尺度上水的核量子效应”开展研究工作,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分别发展了亚分子级分辨成像技术、单分

  •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

  •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