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油不可以有“精”?白不能在“云南”?“速效”救心丸是在夸大疗效?今年初,国家食监总局公开征求对中成命名新规的意见引发争议。在昨天的小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表示,如此一来,约5000多个中成面临改名。他建议规范中成品名称应该“老老办法、新新办法”。
名“精”是指“精华”而非夸大其词
根据国家食监总局下发关于中成命名新规的征求意见稿,已上市中成中,名称存在“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癌”等疗效暗示字样,“宝”“灵”“精”“强力”“速效”等夸大疗效、封建迷信字样,以及人名、地名、企业名等内容,都在更名之列。
“按照要求,难道‘云南白’要改名为‘滇南白’或‘白’,‘风油精’要改为‘风油’吗?”曹洪欣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约5000多个中成面临改名。曹洪欣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中成的名与传统中历史文化内涵、命名习惯、社会历史背景、行业发展状况等有密切关系,“‘精’指的是精华,是通过提纯工艺制成的液状中成,同时它也表明品的剂型,理解成‘夸大其词’是错误的。”
此外,还有部分中成名中带有“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等字样,曹洪欣解释说,这些中成按照国家品注册管理的有关规定,完成系列临床和非临床研究,获批上市,表明临床确有相应的疗效。由于中成没有商品名,且具有长期和成熟的临床使用经验,这些名既符合品注册的功效规定,又方便医生和患者的识别和认知。
个别“老”夸大疗效可个案处理
3月8日,国家食品品监督管理总局就规范中成品名称问题表示,下一步,对于已上市的中成,根据有关规定确需修改名称的产品,食监总局将给予其一定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采取加括号的方式允许老名称使用,让患者和医生逐步适应。
不过,对于这种“加括号”的方式,曹洪欣并不认同,他认为,文化应该有延续性,“先用加括号的方式过渡,这样过渡着过渡着就改了。”
曹洪欣建议国家食品品监督管理总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以“新新办法、老老办法”的原则,完善《中成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并循序渐进,逐步推行。而对于个别中成名称确属夸大疗效的,曹洪欣建议,“采用‘个案处理’原则,发现一个,纠正一个,绝不姑息。”
声音
规范命名势在必行
建议避免“一切”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主任杨金生表示,品名称是品标准的一部分,名称的规范是为了防止出现认知混乱,有助于保障人民群众用安全,“可这么多家喻户晓的名都要修改,是否会造成新的混乱?”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顺天德中医医院院长王承德则认为,规范中成命名确实势在必行,但此次文件涉及面甚广,“一切”式的规范可能会掀起一轮“起名大战”,中成大面积改名还将加重企业和老百姓的负担。
本组文并摄/本报记者 董鑫
钟南山接受专访 王帅/摄 北京3月9日电 (曾璇)“我国的医疗改革一定要从供给端入手,实行医疗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是解决目前医疗领域诸多难题的重要手段。”2017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呼吸疾病
早春三月,华夏大地春潮涌动,位于扬子江畔的民族制领军企业扬子江业集团(以下简称扬子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仿制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 近年来,扬子江剑指打造全球一流制企业的宏伟目标,全力开展一致性评价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业董事长吴以岭建议,以中医养生文化指导健康人群预防慢病,发挥中医优势实现慢病早期防治,发挥中医在慢病急性期治疗中的优势,应用中医提升慢病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业董事长吴以岭建议,应该加大力度扶持中类的开发,促进中大健康产业发展,鼓励中类保健食品向境外出口,挖掘中“金矿”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委员、李锦记集团董事、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惠森建议,提升中草的种植效益和品质标准,引导多方力量,推进中医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中医行业可持续发展。 李惠
全国政协委员丁洁 北京3月4日电 (记者高奕楠)“罕见病”,顾名思义就是指患病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 2017年“两会
北京3月3日电 (记者韩雅菘)“目前存在中材企业自检、政府抽检、第三方检验三种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不协调、不匹配的情况,中材质量难以得到系统化保障。”3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主席闫希军在
北京3月3日电 (记者韩雅菘)今天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主席闫希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融合,通过改造提升中传统制造方法,创建现代中国际化智能制造模式,可打通智能化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