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 > 医学前沿

闫希军、张伯礼共论中药:智能制造,“智”在何方

日期:2017-03-11 16:59:32  点击:0 
分享:

北京3月10日电 (王亚微)2017全国两会期间,・人民健康网策划举办了“健康中国人”专题节目。3月9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 、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做客演播室,以“中医的创新发展”为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左)做客演播室 刘倩/摄

国际社会对中医关注度显著上升,中医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之一。走出国门,迎接竞争,有时反而能刺激中医的内生动力。在谈及如何以国际化带动中国医智能制造时,闫希军和张伯礼两位代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闫希军代表认为,把中智能制造做好,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要转变观念,提升对中医发展的理念,将神秘的中解释清楚,转变为中医的数字化和标准化。第二是技术创新,构建技术平台,通过平台建设,实现中系统化的创新,再到实施系统集成化。第三是装备创新,研发符合中医特色制造的装备,使这些装备实现标准化和自动化。

闫希军代表强调:“随着复方丹参滴丸的研究走向国际化,通过全球多中心、双盲双对照的方法,是全球首例复方中能够经得起严格科学实验和评价,证明了中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实现了中的国际化临床价值。随着中国际化的进程加快,推动中国原创性的智能制造走出去,就是中的智能制造要走出去。”

张伯礼代表对此表示:“我国中医制造基本实现机械化、管道化、电子化,但还达不到现代工业的高水平。智慧制将是下一步重点研究方向,把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引到中生产之中来,进行数字制造和智慧制造。”

张伯礼代表说:“数字制造,即从源头到生产到产品进行全程的数字监控。利用大数据,提高中品标准化和一致性,这也符合国际趋势。”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