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以基层为重点摆在突出位置。近日,全国基层卫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基层卫生工作今后如何再上层楼?会上,多地代表围绕各自的改革经验作了交流发言,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地方为解决基层医改问题做出的种种努力,也为其他地方的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做法与经验。
留人才已成实实在在行动
我国基层卫生工作亟须更多的优秀人才填漏补缺。在贵州省,基层人才短缺的问题尤为严重,在传统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口头禅之外,待遇和保障留人已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贵州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忠介绍,为使扎根基层的优秀人才能够安心工作,该省出台了多项激励政策。在收入上,自2016年起,该省对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副高级职称人员、医学类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经全科专业规培合格本科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生活补贴;对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每人每月给予500元生活补贴;对到卫生室工作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也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元、200元的生活补贴。在住房保障上,该省规定,对各类到基层工作的人才,凡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优先提供保障性住房,实际服务年限超过5年的,可将保障性住房奖励给个人。在培养机制上,该省财政专门安排经费,在县、乡两级每年分别设立3000个名额对在岗人员开展专升本和中生专学历提升教育,在村级重点对未取得中专学历的村医进行中专学历教育。
在“筑巢引凤”的同时,强调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也成为一些地区留住基层人才的重要手段。浙江省绍兴市副市长丁晓燕介绍,为让基层医务人员获得合理收入,该市对基层机构的绩效工资实行3次分配:第一次,按核定绩效工资水平自主分配,财政兜底;第二次,允许按基准线水平上浮30%,其中12%由财政保障、18%由当年收支结余解决;第三次,建立绩效考核奖和统筹资金再分配。
据了解,政策调整后,绍兴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编人员年均收入提高了2万余元。
求发展就要瞄准居民“刚需”
“我已在基层干了20年,无论内、外、妇、幼、中医和公共卫生的知识都必须掌握,同样更需要团队的配合。”会议上,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罗次中心卫生院全科医生张正清被请上讲台,作了经验介绍。2016年,在全国150多万名基层医务人员参与的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中,张正清带领的全科服务团队获得了团体组第一名。
基层是个大舞台,更多的基层医生开始成为“明星”。同样站上讲台的还有来自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陈华。目前,陈华已经和2700名社区居民建立了签约关系,维系了长期、连续、综合的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关系。
“作为家庭医生,我之所以愿意签约,除了工作的要求,还因为有了签约的激励政策和明确的考核导向。”陈华在会上表示,通过签约服务费的给付,家庭医生从每个有效签约中,每月可获得10元的签约服务费,体现了家庭医生的价值。有了签约服务积极性的医生,就会主动思考居民想要什么,抓住了居民的“刚需”也就抓住了居民的心。
基层医务人员新的工作风貌在各地正逐步显现,原先单纯以医疗为主的服务模式也正演化为强化健康综合管理的模式。在江苏省苏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三级医院共同参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妊娠“三大机制建设”,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实现对不同人群的健康分类管理。该市卫生计生委主任谭伟良介绍,借助平台建设,基层机构找准了定位、得到了合理分工,全科医生真正成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改支付倒逼基层提升服务能力
在安徽省天长市,基层机构则与大医院成为“一家人”。该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辅仁表示,自2015年以来,该市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组建了3个医共体,新农合基金以医共体为单位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在该项支付制度下,医共体须承担辖区内超支的总体医疗费用,如果实现结余,则由县级医院、卫生院、卫生室按不同比例分配。
据介绍,此项改革取得了两个方面的成效:一是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结束了争夺病人的对立竞争关系,有利于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和下沉到基层,2016年基层首诊量同比增加14.5%;二是医共体成员单位都想着省钱而不是花钱,防病关口前移到基层,医生防病的意识提升,开始给居民开出“健康处方”。
得益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天长市的基层医改正闯出一条新路。而在甘肃省,医保基金则通过杠杆调节作用引导患者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并倒逼基层机构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该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介绍,该省为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分别确定了250种、50种分级诊疗病种,明确分级诊疗病种患者原则上只能在居住地相应级别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越级就医,新农合基金原则不予报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随意向上转诊分级诊疗病种患者,按一定额度扣减新农合补偿金。”
刘维忠表示,2016年,甘肃省新农合患者县外就诊率降到15.21%,初步达到了病人合理分流、医疗费用不合理趋势得到控制的目标。下一步,甘肃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将签约服务包纳入报销范围,提高群众接受程度。(记者 叶龙杰)
钟南山接受专访 王帅/摄 北京3月9日电 (曾璇)“我国的医疗改革一定要从供给端入手,实行医疗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是解决目前医疗领域诸多难题的重要手段。”2017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呼吸疾病
早春三月,华夏大地春潮涌动,位于扬子江畔的民族制领军企业扬子江业集团(以下简称扬子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仿制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 近年来,扬子江剑指打造全球一流制企业的宏伟目标,全力开展一致性评价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业董事长吴以岭建议,以中医养生文化指导健康人群预防慢病,发挥中医优势实现慢病早期防治,发挥中医在慢病急性期治疗中的优势,应用中医提升慢病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业董事长吴以岭建议,应该加大力度扶持中类的开发,促进中大健康产业发展,鼓励中类保健食品向境外出口,挖掘中“金矿”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委员、李锦记集团董事、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惠森建议,提升中草的种植效益和品质标准,引导多方力量,推进中医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中医行业可持续发展。 李惠
全国政协委员丁洁 北京3月4日电 (记者高奕楠)“罕见病”,顾名思义就是指患病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 2017年“两会
北京3月3日电 (记者韩雅菘)“目前存在中材企业自检、政府抽检、第三方检验三种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不协调、不匹配的情况,中材质量难以得到系统化保障。”3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主席闫希军在
北京3月3日电 (记者韩雅菘)今天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主席闫希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融合,通过改造提升中传统制造方法,创建现代中国际化智能制造模式,可打通智能化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