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8日电 (蔡熊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建议,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将中医文化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张其成指出,目前,我们对中医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往往把中医当成仅仅是一种医疗技术,看不到其“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不理解“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意义,不理解其作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的作用。
“中医文化核心理念可以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可以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此外,中医文化对外传播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张其成委员提出建议:
将中医文化纳入文化建设发展规划中。将“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抓手之一,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设立有关“双创”项目,集中多学科力量进行交叉研究。
把中医文化对外传播作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绝不仅仅是中医行业自己的事,应纳入国家战略。从国家战略、文化战略、产业战略等不同层面探讨中医全球化之路。创新中医文化对外传播方式、途径、方法,切实提高传播效果。设立中医文化对外传播国家级研究项目。
培养中医文化传播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中医文化传播专业,培养既了解中医学又精通传播学的中医文化传播复合型人才。与国外高等院校合作开设中医文化海外传播学院,培养中医文化国际化传播人才。在中医院校中医专业学生中开设中英文双语或多语种中医课程,学习传播学知识,从中遴选中医文化对外传播人才。
加大中医老字号品牌、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挖掘中医老字号品牌文化的内涵。引导老字号品牌在不改变自己的品牌定位的前提下作合理延伸,避免盲目延伸。加大中医申报世界非遗的力度,增加国家非遗中医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加大对现有非遗项目包括资金在内的全方位支持力度。
大力发展中医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由于中医文化产业兼具文化产业和健康产业双重优势,需整合跨行业资源。创作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网络等中医文化产品。
钟南山接受专访 王帅/摄 北京3月9日电 (曾璇)“我国的医疗改革一定要从供给端入手,实行医疗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是解决目前医疗领域诸多难题的重要手段。”2017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呼吸疾病
早春三月,华夏大地春潮涌动,位于扬子江畔的民族制领军企业扬子江业集团(以下简称扬子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仿制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 近年来,扬子江剑指打造全球一流制企业的宏伟目标,全力开展一致性评价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业董事长吴以岭建议,以中医养生文化指导健康人群预防慢病,发挥中医优势实现慢病早期防治,发挥中医在慢病急性期治疗中的优势,应用中医提升慢病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业董事长吴以岭建议,应该加大力度扶持中类的开发,促进中大健康产业发展,鼓励中类保健食品向境外出口,挖掘中“金矿”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委员、李锦记集团董事、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惠森建议,提升中草的种植效益和品质标准,引导多方力量,推进中医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中医行业可持续发展。 李惠
全国政协委员丁洁 北京3月4日电 (记者高奕楠)“罕见病”,顾名思义就是指患病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 2017年“两会
北京3月3日电 (记者韩雅菘)“目前存在中材企业自检、政府抽检、第三方检验三种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不协调、不匹配的情况,中材质量难以得到系统化保障。”3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主席闫希军在
北京3月3日电 (记者韩雅菘)今天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主席闫希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融合,通过改造提升中传统制造方法,创建现代中国际化智能制造模式,可打通智能化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