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风油精、马应龙痔疮膏……这些耳熟能详的名或将改头换面。国家食监总局1月11日公开征求对中成命名新规的意见,要求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至总局指定邮箱,2月15日正式截止。“新华视点”记者检索发现,按照新规意见,数千个品或将需要改名。
含“灵”的品2000多个
《中成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提出,中成命名应避免采用“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癌”等字样;不应采用夸大、自诩、不切实际的用语,如“宝”“灵”“精”“强力”“速效”,或“御制”“秘制”等溢美之词。此外,中成一般不应采用人名、地名、企业名称命名。
对于市场上已有的中成,意见稿提出,该指导原则不仅适用于中新的命名,也适用于规范原有中成的不规范命名。老涉及面有多广?在食监总局品数据库国产品一栏中,记者检索到,光名字中含有“灵”字的品就有2000多个。多家上市企的品或涉及改名,包括同仁堂、贵州百灵、中新业、华润三九、天目业、神威业等。
云南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质量总监李劲表示,如果命名不能用地名,云南白系列的7个剂型、7个产品都将受到影响。除含“云南白”4个字的剂型和产品外,云南白系列可能涉及改名的品品种还包括:复方牛黄消炎胶囊、蒲地蓝消炎片、消炎止咳片、莲芝消炎片、消炎退热颗粒、消炎镇痛膏(以上均含“消炎”二字)、小儿宝泰康颗粒、百宝丹、更年灵胶囊、消渴灵片(以上含“宝”“灵”字眼)等。
李劲认为,“假如云南白需要改名,那么云南白115年树立起来的品牌、声誉、公众认知或将坍塌,预估损失将超过100亿元。”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企来说,更名后需要到当地食监局重新注册。“各地收费价格不一样,少数省份不收费,大部分省份都是收费的。在北京一个产品就要交6600元。”该人士说,他所在的企业有35个产品或将涉及改名,光注册费就得23万余元。
中命名应考虑文化传承
对于现有中必须全部改名,不少消费者表示很难理解。昆明市一小学教师刘悦说:“像云南白气雾剂、马应龙痔疮膏、风油精都是家里常备,如果一夜之间这些名字都不存在了,会觉得很不适应。”
中国中协会副会长王英告诉记者,协会已于近日召开座谈会,组织会员企业认真讨论,将意见集中报送食监总局。
“不能用西医西的思维来管理中医中,在命名上尤其如此。”中国社科院中医国情调研组组长陈其广说,中国传统中在命名时往往要把发明人、生产地等因素都考虑在内,如“马应龙痔疮膏”“赵南山肚痛丸”等,这是对发明人贡献的一种认可。
此外,中医讲究“地道性”,地名是最好的体现。“比如云南白,不是全国只有云南有白,而是只有云南白的效最好。”陈其广说,如果人名、地名都不能作为名的话,中就会彻底丧失传统文化底蕴。(据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释疑
为何中成要改名?
记者调查发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主管部门就已提出对中成命名进行规范。1997年,由卫生部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品通用名称》中,明确提出了中、化学品、生物品、放射性品以及诊断品的命名原则。
记者注意到,此次意见稿的命名新规正是依据通用名称中提出的各项原则。
北京医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立家认为,对中成命名进行规范是必要的,“这是历史形成的问题。过去很多名都是地方批准的,没有统一命名的规则。此外,不少中虽然是一个名字,但实际上不是一个方子。”
尤其是近年来,百姓对品、保健品需求日趋旺盛,打着旗号的中成夸大式命名乱象频出。业内人士介绍,个别企生产的中成品质良莠不齐,却在命名上“名不惊人不罢休”,随意吹嘘疗效,导致很多老年消费者上当受骗,规范中成命名势在必行。
钟南山接受专访 王帅/摄 北京3月9日电 (曾璇)“我国的医疗改革一定要从供给端入手,实行医疗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是解决目前医疗领域诸多难题的重要手段。”2017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呼吸疾病
早春三月,华夏大地春潮涌动,位于扬子江畔的民族制领军企业扬子江业集团(以下简称扬子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仿制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 近年来,扬子江剑指打造全球一流制企业的宏伟目标,全力开展一致性评价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业董事长吴以岭建议,以中医养生文化指导健康人群预防慢病,发挥中医优势实现慢病早期防治,发挥中医在慢病急性期治疗中的优势,应用中医提升慢病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业董事长吴以岭建议,应该加大力度扶持中类的开发,促进中大健康产业发展,鼓励中类保健食品向境外出口,挖掘中“金矿”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委员、李锦记集团董事、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惠森建议,提升中草的种植效益和品质标准,引导多方力量,推进中医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中医行业可持续发展。 李惠
全国政协委员丁洁 北京3月4日电 (记者高奕楠)“罕见病”,顾名思义就是指患病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 2017年“两会
北京3月3日电 (记者韩雅菘)“目前存在中材企业自检、政府抽检、第三方检验三种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不协调、不匹配的情况,中材质量难以得到系统化保障。”3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主席闫希军在
北京3月3日电 (记者韩雅菘)今天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主席闫希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融合,通过改造提升中传统制造方法,创建现代中国际化智能制造模式,可打通智能化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