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被业界称为“国17条”的意见,从品生产、流通、使用整个链条提出改革方向。其中,《意见》明确指出,“医代表只能从事学术推广、技术咨询等活动,不得承担品销售任务”,引发业界关注。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意味着将数百万医代表与品销售剥离,将对医代表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代”不得销售品
2015年正式出版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把“医代表”纳入新职业,并定义为“代表品生产企业,从事品信息传递、沟通、反馈的专业人员”。对于医代表的工作任务,《大典》规定,一是制定医产品推广计划和方案;二是向医务人员传递医产品相关信息;三是协助医务人员合理用;四是收集、反馈品临床使用情况。这也是备受争议的医代表在“国家确定职业分类”上首次获得身份确认。
但事实上,不少医代表沦为给医生送礼拉关系给回扣推销品的人,甚至担负上“残害白衣天使”、拉高价的罪名。不久前,央视推出调查报道《高回扣下的高价》,曝光一些医代表给医生送回扣的画面,将医代表推上了风口浪尖。报道还指出,这些医代表拿到的提成是品价格的10%,而医生收的回扣更是品价格的30%-40%。
在这次发布的“国17条”中,医代表的问题被再次提出。《意见》指出,要“整治品流通领域突出问题,严厉打击租借证照、虚假交易、伪造记录、非法渠道购销品、商业贿赂、价格欺诈、价格垄断以及伪造、虚等违法违规行为……食品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医代表的管理,建立医代表登记备案制度,备案信息及时公开。医代表只能从事学术推广、技术咨询等活动,不得承担品销售任务,其失信行为记入个人信用记录。”
目前全国有多少医代表?有行业媒体发布统计数字认为,国内医代表数量达到300-400万人。资深业内人士透露,最初的医代表门槛比较高,主要服务于外资企,需要医学或学专业背景。但由于缺乏行业指导和规范,甚至没有入行门槛,尤其是一些国内企的医代表很快沦落为“销售”,给医生打杂搞关系送礼的做法也层出不穷。一些医代表为了推销自家的,替医生买菜接孩子搞卫生的活都干。《意见》出台后,有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医代表行业将迎来大规模“离职潮”。
不过,在一家外资企从事医代表7年的李丹(化名)并不这么认为。李丹透露,每个医代表根据所负责的区域和品种类不同,每个月承担的销售任务也不同。就她自己来说,每个月就有几十万元的销售额任务。“目前还没有收到公司方面通知,会对品销售任务这块做出调整。”李丹表示,对于《意见》的出台,业内同事反响并不热烈,关键要看公司是否会作出改变。她坦承,医代表这个行业已经被“污名化”,连她身边的朋友也不理解这份职业,表示出鄙视之意。但她认为,医代表仍然有其价值所在,尤其是外资企以原研为主,医代表的沟通可以将最新的医学资讯、研发动态、治疗方法等传递给临床医生,对病人也带来好处。
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医代表的畸形发展,与国内大批仿制品风行有关。这些仿制差异不明显,竞争空前激烈,也导致医代表的工作从“”转为“营销”。越来越多企业采用带金销售和客情销售争夺市场,采用学术营销的少之又少。对于难以合规的医代表来说,新政策带来的冲击将会更加严重。
互联网售松绑难
此次发布的《意见》,不仅要求对医代表加强管理,对于品研发、流通、使用等方面也提出多项意见。
在品研发方面,《意见》指出,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按罕见病、儿童、老年人、急(抢)救用及中医(经典方)等分类审评审批,保障儿童、老年人等人群和重大疾病防治用需求。对防治重大疾病所需专利品,必要时可依法实施强制许可。加快推进已上市仿制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同品种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在品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未超过3家的,优先采购和使用已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
互联网售是否会进一步松绑也备受业界关注。《意见》第十三条提出,引导“互联网+品流通”规范发展,支持品流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新兴业态。规范零售店互联网零售服务,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依托现有信息系统,开展师网上处方审核、合理用指导等事服务。食品品监管、商务等部门要建立完善互联网品交易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管。
对此,业内分析认为,品销售毕竟有其特殊性,国家对于互联网售“管”大于“放”,《意见》中提出的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方式,均在强调网上售要结合网下实体店,透露出国家对互联网售监管态度仍相当谨慎。
医分家是大势所趋
“两票制”的实施也是势在必行。《意见》还提出,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要率先推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地区实行“两票制”,争取到2018年在全国推开。品流通企业、医疗机构购销品要建立信息完备的购销记录,做到票据、账目、货物、货款相一致,随货同行单与品同行。企业销售品应按规定开具和销售凭证。积极推行品购销票据管理规范化、电子化。
在医分家方面,《意见》提出,“进一步破除以补医机制。推进医分开……门诊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在医疗机构或零售店购,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患者凭处方到零售店购。具备条件的可探索将门诊房从医疗机构剥离。”此举也意味着医院处方外流将加快进程。
据悉,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近日即开始尝试将房剥离出医院,在该医院门诊就医的患者不再在医院房取,而是到院外的广州医大众医妇儿中心店,儿童用也将在不久后与医院分家。不过,目前这种房托管模式,患者需在院内缴费后才能医保报销,如果不在指定店拿则无法与医保系统对接。实际上,这种模式一方面弥补了医院取消品加成后的利益损失,另一方面也给企获得相对集中的销售渠道,但是否能让老百姓从中获利,破除“以养医”带来的种种弊端,仍有待观察。(记者 严慧芳)
钟南山接受专访 王帅/摄 北京3月9日电 (曾璇)“我国的医疗改革一定要从供给端入手,实行医疗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是解决目前医疗领域诸多难题的重要手段。”2017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呼吸疾病
早春三月,华夏大地春潮涌动,位于扬子江畔的民族制领军企业扬子江业集团(以下简称扬子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仿制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 近年来,扬子江剑指打造全球一流制企业的宏伟目标,全力开展一致性评价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业董事长吴以岭建议,以中医养生文化指导健康人群预防慢病,发挥中医优势实现慢病早期防治,发挥中医在慢病急性期治疗中的优势,应用中医提升慢病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业董事长吴以岭建议,应该加大力度扶持中类的开发,促进中大健康产业发展,鼓励中类保健食品向境外出口,挖掘中“金矿”
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高奕楠)全国政协委员、李锦记集团董事、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李惠森建议,提升中草的种植效益和品质标准,引导多方力量,推进中医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中医行业可持续发展。 李惠
全国政协委员丁洁 北京3月4日电 (记者高奕楠)“罕见病”,顾名思义就是指患病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 2017年“两会
北京3月3日电 (记者韩雅菘)“目前存在中材企业自检、政府抽检、第三方检验三种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不协调、不匹配的情况,中材质量难以得到系统化保障。”3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主席闫希军在
北京3月3日电 (记者韩雅菘)今天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主席闫希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融合,通过改造提升中传统制造方法,创建现代中国际化智能制造模式,可打通智能化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