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6日电 2017年2月28日上午,中国儿艺今年首部新戏《李尔王》在四楼会议室正式召开建组会,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党委书记雷喜宁,副院长冯俐、闪增宏,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帆和《李尔王》全体主创、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建组会。
此次创排的《李尔王》改编自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作品,依托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的经典译本,旨在将世界文化经典以具有观赏性的方式推介给少年儿童。同时,选择“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为题材,也是中国儿艺对创排悲剧作品的一次探索。以其不完美的结局引起孩子的思考,加深孩子对美好的向往,既是喜剧无法带来的震撼,也是悲剧特有的力量。该剧将于4月29日在假日经典小剧场首演,9场演出带孩子感受世界经典的魅力。
改编经典 实力主创共迎新挑战
作为文学巨匠的“莎翁”,其作品的深度与难度相辅相成,如何打造一版适合少年儿童观赏,明晰易懂又不失韵味的作品,成为了主创们共同的挑战。
“我从年前就已经专注于《李尔王》的创作了。”作为《李尔王》的编剧和导演,双重身份让张颜在建组前就投入了大量心血。曾执导过《天才小精灵》《国王在姆咪谷》等儿童剧的张颜,乐于深入孩子中间寻找灵感,由她指导光明小学学生排演的《威尼斯商人》在乌镇戏剧节上广受好评,这也为她创排《李尔王》增加了信心。“本着‘名著经典进校园’的初衷,我们在改编时力争‘修旧如旧’,保持其主要情节、经典台词和人物走向,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述一个来龙去脉清晰且完整的故事。”
张颜表示,和主创的前期交流也让她对这部戏充满信心。《李尔王》汇聚了一批实力主创,他们思维活跃、经验丰富。该剧的舞美设计由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美术系舞台设计专业教师谭泽恩担任;中国儿艺国家一级作曲家程进、中国儿艺优秀青年灯光设计师黎巍分别担任该剧的作曲和灯光设计;国家一级服装化妆设计师吴雪润担任该剧人物(偶)造型设计;北京戏曲学院教师余晨曦担任该剧肢体设计;中国儿艺舞台监督朱传华担任该剧舞台监督。在建组会上,主创们都表达了对迎接挑战的兴奋与信心,通过精诚合作,努力创排出一部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李尔王》。
角色转换 七位男演员撑起全剧
众所周知,《李尔王》主要讲述了一位父亲与三个女儿的故事。然而在演员选择上,中国儿艺大胆创新,挑选了七位优秀的男演员演绎剧中的全部角色。在角色塑造上,演员既要在不同身份的角色间相互转换,还要在不同性别的角色间相互转换。这种演绎尝试,既是对演员实力的肯定,也是对演员表演功底的考验。
七位演员都具有非常丰富的表演经验,塑造过众多为小朋友喜爱的角色:《小飞侠彼得・潘》中饰演彼得・潘的刘奇,《宝船》中饰演王小二的马寅,《西游记》中饰演唐僧的徐元博,《红缨》中饰演王二小的宋建霖,《三个和尚》中饰演胖和尚的沈明举,《成语魔方三》中饰演羊大的张扬,《马兰花》中饰演马郎的段孝耕。正如演员代表刘奇在建组会上所说:“很高兴有机会去尝试像《李尔王》这样的创作,我们会在排练中尽200%的努力,将每一个角色塑造得更加饱满。”
建组会上,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表示,选择《李尔王》作为中国儿艺2017年首部排演的儿童剧,意义非凡。莎士比亚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文学家、剧作家,其作品堪称世界文化成就的代表,引导少年儿童感受经典魅力,满足少年儿童对戏剧艺术的渴求,是剧院的责任。此次中国儿艺创排《李尔王》,尽管面临改编悲剧题材和开拓少年儿童市场的双重挑战,仍旧满怀信心与期待。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该剧,尹院长针对改编提出了三个“清晰”原则,即清晰的人物关系表达,清晰的情节脉络表达,清晰的主题展示表达。最后,尹院长表达了对《李尔王》的期待,希望该剧能真正走进少年儿童中,逐步开启少年儿童的观看儿童剧的热潮。
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黄维)为更好地保护北京传统手工艺文化,让出现传承困难的手工艺项目得到延续发展,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提供支持,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
北京3月6日电 2017年2月28日上午,中国儿艺今年首部新戏《李尔王》在四楼会议室正式召开建组会,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党委书记雷喜宁,副院长冯俐、闪增宏,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帆和《李尔王》全体主创
北京3月1日电 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中
北京2月28日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秽色情信息向新技术领域蔓延,利用网盘、网络直播、VR(虚拟现实)产品等新应用传播秽色情信息的现象增多,社会反映强烈。对此,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及时部署
对于中国人来说,吃饭不仅是为了果腹,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体现着生活智慧和生命尊严 生活的乐趣可以有千万种,而对于很多像我一样的90后来说,美食是生命中一抹别样的色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与到中央电视台《
所有关注第89届奥斯卡的人都知道了,《爱乐之城》已经拿到手的“最佳影片”丢了,用一句俗话形容,“煮熟的鸭子又飞了”。颁奖嘉宾说拿错了信封,真正应该得奖的是《月光男孩》,《爱乐之城》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
“今天是我们抓住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机会!”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冯骥才曾发出呼喊。从古至今,传统文化皆以有形或无形的姿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一笔一划皆文化,一字一句皆乡愁,一砖一瓦皆记忆。但同时,它们又
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黄维)今天,已故国画大师、“长安画派”领军人物石鲁的412件书画作品,由其家属捐赠给国家博物馆。2012年8月,石鲁先生的夫人闵力生女士带领全体子女,决定分批将珍藏的先生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