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读书 > 小说

温州市图书馆: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书房

日期:2017-03-13 10:42:53  点击:0 
分享:

以商闻名的温州,这一回,做了一件很文化的大事。

源头还得从三年前讲起。

因旧城改造,温州市图书馆迁入新馆,位于市中心的老馆作为分馆继续使用。到了晚上8时30分闭馆时,常有读者流连忘返,舍不得放下书本离开。

“能不能延长开放时间?”读者的呼声很强烈。

那就改,从此不打烊。

当年4月,温州市图书馆将老馆改为24小时运营,结果是30多个位置座无虚席。尽管如此,读者仍强烈要求增加座位。

以此为起点,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图书阅览空间在温州推广了开来,并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城市书房。

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书房”能带来家庭的温馨感,当很多人还没有条件配置自己的书房时,城市书房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公共阅读场所,成了他们的“精神粮仓”。

如今,这样的城市书房在温州已有近30家。

温州人李世燕自打知道“城市书房”后,就成了这里的常客,几乎每天下班都出现在“城市书房”里,一直到晚上10时多才回去。她喜欢大家聚集一处安静地找书、看书的氛围,“这些家门口的城市书房越来越多,提升了我们的幸福感,让这座城市更有文化味”。外乡人朱伟来温州已5年了,自从发现“城市书房”后,也是雷打不动地天天光顾,他发自肺腑地喜欢这里:“因为这个地方,让我多了一个爱上温州的理由。”

虽然这一新生事物诞生不过三年,却实实在在营造出了温州人的阅读氛围。据亚马逊中国“2016年中图书排行榜”显示,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温州位居“最爱阅读城市”第3位。

更有意思的是,善于创新的温州人在城市书房的管理和运营上也动了一番脑筋――不用配备工作人员。

如果深夜运营还需配备工作人员,势必大大增加人力成本。所以,城市书房利用信息化和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图书的自助借阅,读者只要有温州市图书馆的借书证或温州市市民卡,30秒就可完成自助借阅,并能在所有城市书房间通借通还。

至于书房内部的卫生打扫和图书上架整理等工作,则由书房所在区域附近的市民志愿者完成,这也是他们乐于做的事。应对突发事件,城市书房还有一套“借外援”的办法,向相邻单位借用保安,利用合作单位现有保安力量对书房进行维护,并且通过安置摄像头对书房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

相关内容

  • 传承匠心  “北京濒危手工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启动 传承匠心  “北京濒危手工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启动

    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黄维)为更好地保护北京传统手工艺文化,让出现传承困难的手工艺项目得到延续发展,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提供支持,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

  • 中国儿艺2017年首部新戏《李尔王》建组 中国儿艺2017年首部新戏《李尔王》建组

    北京3月6日电 2017年2月28日上午,中国儿艺今年首部新戏《李尔王》在四楼会议室正式召开建组会,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党委书记雷喜宁,副院长冯俐、闪增宏,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帆和《李尔王》全体主创

  • 中国文联十届二次全委会在京召开 中国文联十届二次全委会在京召开

    北京3月1日电 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中

  • 坚决打击利用网络新技术新应用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行为 坚决打击利用网络新技术新应用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行为

    北京2月28日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秽色情信息向新技术领域蔓延,利用网盘、网络直播、VR(虚拟现实)产品等新应用传播秽色情信息的现象增多,社会反映强烈。对此,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及时部署

  • 在“中国味道”中感受文化自信 在“中国味道”中感受文化自信

    对于中国人来说,吃饭不仅是为了果腹,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体现着生活智慧和生命尊严 生活的乐趣可以有千万种,而对于很多像我一样的90后来说,美食是生命中一抹别样的色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与到中央电视台《

  • 《爱乐之城》“最佳影片”,煮熟的鸭子怎么飞了? 《爱乐之城》“最佳影片”,煮熟的鸭子怎么飞了?

    所有关注第89届奥斯卡的人都知道了,《爱乐之城》已经拿到手的“最佳影片”丢了,用一句俗话形容,“煮熟的鸭子又飞了”。颁奖嘉宾说拿错了信封,真正应该得奖的是《月光男孩》,《爱乐之城》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

  • 保护文化遗产:用方言传承文化"DNA" 让地名照亮回家的路 保护文化遗产:用方言传承文化"DNA" 让地名照亮回家的路

    “今天是我们抓住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机会!”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冯骥才曾发出呼喊。从古至今,传统文化皆以有形或无形的姿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一笔一划皆文化,一字一句皆乡愁,一砖一瓦皆记忆。但同时,它们又

  • 国画大师石鲁第三批书画作品今天捐赠国博  国画大师石鲁第三批书画作品今天捐赠国博 

    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黄维)今天,已故国画大师、“长安画派”领军人物石鲁的412件书画作品,由其家属捐赠给国家博物馆。2012年8月,石鲁先生的夫人闵力生女士带领全体子女,决定分批将珍藏的先生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