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合影。
北京3月7日电 首届“中华人居文化学术研讨会”3月5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楼宇烈、钱逊、李中华、王守常、王石、徐天进、金坚范、隋建国、徐兆荣、吴飞、时胜勋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
与会专家学者来自哲学、美学、儒学、考古、社会人类学、艺术、建筑、设计、音乐界等领域,共同讨论以“人居建设与文化复兴”为主题的“中华人居文化”议题。
他们认为,“人居史即文明史”。“中华人居文化”自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应注重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空间,人与人之间(亲情,伦理与互助)的相互关系。
同时,他们指出,我们现在处于辨析“古今之异”,走出“中西之争”这样一个大的时代,中国人居建设既有成就,又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人居建设应追求建筑群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人文意蕴,同时也应该将人居实践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之上,其本质更应该实现“崇高的理想主义和扎实的现实主义”相结合。
有学者呼吁,这个时代大家要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融中西之长”的情怀与人文精神,不仅城市的决策者、建设者、建筑师、设计师参与,也期待更多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环境科学、工程科学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到人居建设与“人居文化”复兴的实践中来,共同助力与迎接中华“人居文化”与人居建设复兴时代的到来。
本次活动由海内外知名学术团体“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学术支持,由中华文化促进会暨人居文化委员会主办,著名学者楼宇烈、钱逊、徐天进,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所长李中华,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王石分别代表文化学术界、学术支持方以及主办单位致辞。(牛攀)
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黄维)为更好地保护北京传统手工艺文化,让出现传承困难的手工艺项目得到延续发展,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提供支持,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
北京3月6日电 2017年2月28日上午,中国儿艺今年首部新戏《李尔王》在四楼会议室正式召开建组会,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党委书记雷喜宁,副院长冯俐、闪增宏,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帆和《李尔王》全体主创
北京3月1日电 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中
北京2月28日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秽色情信息向新技术领域蔓延,利用网盘、网络直播、VR(虚拟现实)产品等新应用传播秽色情信息的现象增多,社会反映强烈。对此,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及时部署
对于中国人来说,吃饭不仅是为了果腹,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体现着生活智慧和生命尊严 生活的乐趣可以有千万种,而对于很多像我一样的90后来说,美食是生命中一抹别样的色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与到中央电视台《
所有关注第89届奥斯卡的人都知道了,《爱乐之城》已经拿到手的“最佳影片”丢了,用一句俗话形容,“煮熟的鸭子又飞了”。颁奖嘉宾说拿错了信封,真正应该得奖的是《月光男孩》,《爱乐之城》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
“今天是我们抓住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机会!”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冯骥才曾发出呼喊。从古至今,传统文化皆以有形或无形的姿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一笔一划皆文化,一字一句皆乡愁,一砖一瓦皆记忆。但同时,它们又
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黄维)今天,已故国画大师、“长安画派”领军人物石鲁的412件书画作品,由其家属捐赠给国家博物馆。2012年8月,石鲁先生的夫人闵力生女士带领全体子女,决定分批将珍藏的先生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