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
一部缘起于导演田沁鑫在李敖先生台北书房一次谈话的思辨性话剧《北京法源寺》,距离首演一年多后作为第三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的开幕大戏登台国家话剧院剧场。而在随后的三个月里,31部优秀原创话剧将陆续登台,在话剧110年诞辰之际展现当代原创的力量。
原创邀请展现实题材占比超八成
此次由国家话剧院与西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的主题无疑是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从3月至6月,汇集全国各大国有话剧院团、民营剧团和社区基层院团的31台优秀剧目,包括20台大剧场剧目以及11台小剧场剧目,将展现话剧舞台坚持中国原创、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担当。
参演剧目中,《北京法源寺》和《从湘江到遵义》入选了2016年度文化部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兵者,国之大事》和《麻醉师》更是荣获第十五届文华大奖。这四部剧目代表了当代话剧创作的最新成果和国家话剧艺术水准。参演剧目中现实题材作品多达25部,占比超过八成,而且绝大多数是近三年来创作的优秀作品。今年新创和首演的剧目有《谷文昌》、《人民的名义》、《开炉》和《天下粮田》四部作品。参演的现实题材剧目既反映了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包括歌颂红军长征伟大精神的《从湘江到遵义》,抒写抗日战争民族气节的《开炉》、《大江东去》、《宛平人家》,讴歌共产党员英雄形象的《谷文昌》、《赵一曼》、《麻醉师》,展现中国军人锻造军魂的《兵者,国之大事》,记录反腐斗争的《人民的名义》,表现文化大家人生历程的《狂飙》、《成兆才》、《启功》,贴近当代百姓生活的《长夜》、《淮河新娘》、《两只蚂蚁在路上》、《将军里》,还有大胆探索、样式创新的《家・书》、《网子》以及《非常悬疑》等。
《茶馆》、《李白》见证话剧时代变迁
此外,本届邀请展还精心挑选了两部具有代表性、经典性的艺术作品:见证时代变迁和人物命运的《茶馆》,展现爱国情怀的《李白》,表达出话剧人传承历史、再创辉煌的责任使命。同时,参演的几部历史题材作品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价值追求,赋予时代新意、创新表现形式,进行了艺术转化和提升,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以戏剧的视角观照戊戌变法的《北京法源寺》、用肢体剧和皮影面具演绎聊斋故事的《罗刹国》、讲述清朝尚书刘统勋以法护田的《天下粮田》,以及描写清朝廉吏余墨林追求人间正道的《遥远的乡土》。
文化惠民连推公益讲座、低价票、专题展
坚持文化惠民,邀请展开展戏剧进社区、戏剧进校园等公益演出活动,将组织活跃在舞台上的一批基层院团和民营院团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西城文化馆缤纷剧场演出《网子》、《启功》、《寻找春柳社》、《语文课》等作品。展演还向西城区辖区中小学校师生、务工人员、干部职工和社区群众定向免费赠送一定比例的演出票,举办多场话剧艺术讲座、评论研讨和演后谈等活动,以提升观众的话剧审美和鉴赏水平,同时实行低票价,让更多观众有机会走进剧场。
展演期间,组委会还在国话剧场大厅举办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国家话剧院创作剧目展,并配合中国剧协、中国话剧协会等单位举办李默然艺术生涯专题展,从不同角度展现中国话剧的时代变迁。
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黄维)为更好地保护北京传统手工艺文化,让出现传承困难的手工艺项目得到延续发展,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提供支持,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
北京3月6日电 2017年2月28日上午,中国儿艺今年首部新戏《李尔王》在四楼会议室正式召开建组会,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党委书记雷喜宁,副院长冯俐、闪增宏,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帆和《李尔王》全体主创
北京3月1日电 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中
北京2月28日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秽色情信息向新技术领域蔓延,利用网盘、网络直播、VR(虚拟现实)产品等新应用传播秽色情信息的现象增多,社会反映强烈。对此,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及时部署
对于中国人来说,吃饭不仅是为了果腹,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体现着生活智慧和生命尊严 生活的乐趣可以有千万种,而对于很多像我一样的90后来说,美食是生命中一抹别样的色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与到中央电视台《
所有关注第89届奥斯卡的人都知道了,《爱乐之城》已经拿到手的“最佳影片”丢了,用一句俗话形容,“煮熟的鸭子又飞了”。颁奖嘉宾说拿错了信封,真正应该得奖的是《月光男孩》,《爱乐之城》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
“今天是我们抓住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机会!”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冯骥才曾发出呼喊。从古至今,传统文化皆以有形或无形的姿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一笔一划皆文化,一字一句皆乡愁,一砖一瓦皆记忆。但同时,它们又
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黄维)今天,已故国画大师、“长安画派”领军人物石鲁的412件书画作品,由其家属捐赠给国家博物馆。2012年8月,石鲁先生的夫人闵力生女士带领全体子女,决定分批将珍藏的先生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