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传媒 > 广播影视

中外记者热议中国两会 更开放的会场更民主的氛围

日期:2017-03-13 09:55:55  点击:0 
分享:

  全国两会是数千名中外记者关注中国发展、聚焦中国命运的“新闻发布厅”。“本届两会,处处彰显着‘开门办会’的会风,大家走进了更开放的会场,体会到了更民主的氛围。”光明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张永群说。

  “开放日”不避敏感话题

  3月7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宁夏代表团举行团组开放会议,全程向境内外媒体开放。32家境内媒体、13家境外媒体的70多名记者提前入场,抢占“有利地形”。

  “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回答了‘清真泛化’的问题,不回避敏感话题。”宁夏日报社记者李东梅说,“代表们坦率面对媒体,从容‘接招儿’。”

  “这两天,我参加了贵州、宁夏、浙江等代表团的媒体‘开放日’,从务实的提案、建议到接地气的回答,可以说是干货满满。这种开放和坦诚的背后,正是治国理政新理念带来的积极变化。两会为媒体提供了一场新闻盛筵,也为世界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户。”张永群说。

  今年头次跑两会的北京青年报记者邹春霞,则用“没想到”表达了她对政协新闻服务组的点赞,“没想到新闻服务这么周到,提供了各项会议的公开资料和安排,还提供了分组名单,每组的会议简报也很及时。新闻局建的记者服务微信群也非常管用,工作人员对我们的疑问和意见都能及时回复反馈。”

  新华日报新媒体记者黄伟认为,今年全国两会新闻报道的特点是“快”,各家媒体都可以借助移动终端在网上平台直播,而且直播的题材也越来越多、时空越来越广,比如“部长通道”、代表委员访谈,体现了“移动优先、深度融合”的新趋势。

  “部长通道”有问必答

  本届两会,被追捧多届的“部长通道”成了外媒记者观察中国政府运行模式和思路的一个绝佳窗口。“记者问什么,部长们就答什么。”美国美中时报社副社长陆昱用“实实在在”四个字评价今年“部长通道”上的部长表现。第二年参加“部长通道”采访的陆昱认为,今年的“部长通道”进一步拉近了各部委与媒体之间的距离,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使政策更透明,“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拉近民心。”

  “信息量很大,部长们回答得很积极很坦诚。”第二十一年参与全国两会报道的日本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今年是第四年在“部长通道”和众多国内外记者“抢新闻”。他发现,不少部长有备而来,不仅接受采访的态度十分积极,而且还有意识地借助这个平台介绍自己所属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对两会精神的理解。“‘部长通道’的开放,体现出中国执政的民主,也有效地建立起部长与媒体、部长与民众之间直接对话的渠道,意义非常重大。”

  俄罗斯阿尔法电视台记者娜塔莎将今年“部长通道”的采访,形容为记者与部长之间“一次非常亲密的问答”。作为一名已采访全国两会10余年的海外记者,娜塔莎目睹了“部长通道”的变迁。她认为,今年“部长通道”最大的特点就是搭起了一个媒体记者与部长们平等对话的平台。娜塔莎感叹,这种和谐活跃的氛围、平等对话的形式折射出中国政府执政亲民化的趋势,也展现出一种随和的大国形象。

  “开门办会”传递中国声音

  “两会是了解中国发展的一扇窗户,政治、经济、民生,方方面面的话题都会在这里得到讨论和解答。”来自中非新闻交流中心的南苏丹记者阿汤加是第一次报道中国两会,他告诉记者,他最关心的是中国两会中会释放哪些与非洲政策、对非洲援助等有关的信息。他还非常关心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如何运行的,“中国给非洲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

  俄罗斯塔斯社记者阿列克谢・谢里谢夫是一名资深驻华记者,在今年的两会外长记者会上,他就中俄美三国关系向外长提问。阿列克谢用流利的中文向记者感慨,“我感觉到中国正在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放。我非常看好中国的稳定发展。”阿列克谢说。

  日本朝日电视台的山本志门是第三次报道两会,他笑着告诉记者,报道中国两会是个“苦差事”。在短短十几天里,召开密集的记者会、出台各种新的政策,这样参与人数之多、影响之广的政治盛会,对于外国记者的报道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在今年的两会外长记者会上,山本提了有关“中日关系”的问题。他告诉本报记者,日本国内有非常多关于中国的报道,日本民众也很关心有关中国的各种话题。他希望日中两国能够加强沟通和了解。(本报记者 刘 峰 杜一菲)

相关内容

  •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3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推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以下简称《战略》),首次向国际社会阐释了中国参与国际网络空间合作的原则、目标和计划。《战略》展现了中国网络政策的透明度,有利于引领国际网空治理走

  • 中国倡导网络领域合作共赢 中国倡导网络领域合作共赢

      3月1日,中国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下文简称《战略》)。这是继《网络安全法》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之后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对中国今后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外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战略》

  • 新闻用户关切点众筹刍议 新闻用户关切点众筹刍议

      核心阅读   ★准确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关切点,才能在当今新旧媒体竞争融合的时代大变局中掌握话语权,勇立引导舆论的潮头。运用众筹模式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其本质是创新。众筹要抓关键,形式要灵活多

  • 剪纸动画与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承 剪纸动画与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承

    摘 要:剪纸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传统艺术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早在五、六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首创了剪纸动画,将这一传统艺术搬上了动画的舞台。反观今日,很多传统艺术都淹没在信息社会中,渐渐变

  • 春节文化符号的视觉影像传播 春节文化符号的视觉影像传播

    摘 要:春节作为民族认同感的象征,蕴含了人类深厚的情感,具有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符号形式,其中蕴含深厚的所指文化内涵,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播功能。本文以春节文化中可见的视觉符号为研究依据,在符号学的视域下

  • 浅析“十七年”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浅析“十七年”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摘 要: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在“年”期间曾出现了一波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热潮。本文首先就文学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态之间密切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对“年”这一特殊时期的电影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进行概述

  •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媒课堂教学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媒课堂教学

    摘 要:讲授、笔记是中国的传统教学方式,当下新媒体时代多种新技术的引入,学生主体人格尊严的被动要求,导致传授双方都需要更平等的交流互动模式。传媒教学课堂作为接触新媒体的前沿场所,理应成为新媒体技术应用

  •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摘 要:深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研究对云南向其周边辐射国家文化特性及媒介生态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强化实践经验的积累,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