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汽车
视频
图片
信息
首页
>>
图片
>>
趣闻图片
>>
查看详情
“京津冀协同发展院长论坛”在京举行
2017-02-21 16:06:10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复合型的全方位的目标,不仅仅是硬件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在于优化城市和区域的空间布局,实现与资源环境相匹配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格局,以实现区域发展共赢的局面。”他认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落地,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进入到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实质性的操作阶段。下一步,既要在空间的硬件方面建设和协调,重点突破实质性问题,也要在社会发展、制度建设、软件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提出了 “微中心”概念,他认为,“微中心”有助于优化北京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助于推动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探索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陆军提出,要“政策前置”,他认为,政策要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里的优先次序应该进行有力调整,一方面要讲局部均衡,另一方面要讲区域治理。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蔡玉胜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转型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他认为,把制造业和自贸区发展结合起来,利用自贸区开发、开放、创新的平台,推动本区域,甚至周边区域的发展,是自贸区和制造业联动的趋势,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的动力。
天津城建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王振坡向参会者介绍了关于京津冀城市交通优势度与产业对接耦合关系的研究结果: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交通优势度差距比较大,两极分化趋势比较明显;产业结构差异性明显,产业分工格局亟待优化。他表示,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优势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较高,但是个别城市需要突破性的发展。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月提出了河北省的发展与京津冀发展关联的三方面,一是加快河北发展与破解北京大城市病紧密相关;二是加快河北发展与京津冀成为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紧密相关;三是加快河北发展与建设京津冀世界城市群紧密相关。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主持了论坛的点评环节。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范毅,政策研究和试点指导处处长王大伟及智慧低碳城市处处长、智慧城市发展联盟秘书长郑明媚针对上述各位嘉宾的演讲进行了点评发言。
点击免费电话咨询:44cm.cn
污贼live直播盒子官网
沪ICP备2021014177号-1
手机:44cm.cn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昆山花桥镇花安路169号中寰广场1712室(苏州运营中心)
技术支持:
百域网络
国际观察
一键拨号
时事快报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