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9日电 (记者张晓龙)最新出台的《维吾尔自治区实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办法》要求:自然灾害造员伤亡或较大财产损失的,受灾地区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在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民政部门报告灾害发生时间、种类、受灾范围、损失及救灾情况。上一级民政部门在接到报告2小时内审核汇总数据,逐级上报。
记者从自治区人民政府了解到,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能力,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根据国务院《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并发布办法,在应急救助、灾后救助等环节上作出更明确、更严格的规定。
除了自然灾害造员伤亡或较大财产损失等“重大情况”须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之外,办法还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根据灾情预测和上年度自然灾害救助实际支出等,在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工作经费,建立救助资金快速下拨机制,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
根据办法要求,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制定并落实因灾损毁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规划和优惠政策,对确有困难家庭,可采取安居富民、定居兴牧、扶贫搬迁、对口援建等措施予以重点帮扶或资金补助。
办法所称自然灾害,具体包括干旱、洪涝、风雹、沙尘暴、暴雪、低温冷冻等气象灾害,地震、山体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森林草原火灾和生物灾害等。
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为方便残疾人入学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残疾人教育的保障和支持,有哪些规定?日前,国务院法制办、教育部的负责人就有关问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并作出解读。 使残疾学生接受与其身心状况相适应的教育 1994年颁布施行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对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残疾人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理念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推进融合教育;特殊教育资源不足、分布... [阅读]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74号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1994年颁布施行的《条例》对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现代化逐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还比较薄弱。修订后的《条例》从残疾人教育的发展目标和理念、入学安排、教学规范、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保障和支持等方面修改、完善了相关制度。 ... [阅读]
2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对红十字会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员表示,修订草案经过两次审议修改,总体上比较成熟。 “这次红十字会法的修订,对现行法起到了补充和完善作用。”修福金委员说,修订草案在红十字会组织治理方面增设了监事会等机构,完善了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强化了对红十字会的监督管理,还专门增加法律责任一章,既涉及对红十字会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责任追究,也涉及对所有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律约束,无疑对法律出台后... [阅读]
本报郑州2月22日电 (记者任胜利)记者20日从河南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年以来,河南省民政厅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全程网上公示,实现了社会组织网上年检。 据了解,河南省取消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消防前置许可条件和社会团体登记申请筹备环节。截至目前,全省已登记的社会组织达28026个,省本级年检率达到80%。与此同时,河南省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成立河南省民政系统社会组织党工委,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登记管理监督全过程;加强社会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