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郭红松绘
文艺界别小组会散场后,行色匆匆的委员们陆续离开了会议室。被各家媒体包围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委员,成了会场上的主角。见到记者的时候,他像见到老朋友似的露出和悦的笑容。
短发,平头,黑框眼镜,一身中式棉服,潘鲁生委员看起来像一个地道的“手艺人”――圈里人都知道,这是他在微信中的“自况”。
“今年我的提案,是设立‘民间文艺学’学科,填补学科空白。”他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促成了作为子项目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这让他坚定了学科发展的设想:设置一个“民间文艺学”的一级学科。
潘鲁生委员认为,传统文化既包含国学典籍等“经典文化”,也包括作为生活方式的“民间文化”。如果说前者主要通过典籍阐释形成思想体系,那么后者则是文化生成的基础和土壤。
“古老的儿歌、民谣,尽管并不艰深,却是藏在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文化记忆。它是活灵活现的,就像外婆讲的故事、母亲唱的童谣,是心灵深处的乡愁。”在潘鲁生委员看来,一旦缺失了这一部分,多么精致高雅的文化形态也将如浮萍般缺少依托。
以口头文学为例,他提到了20世纪初兴起的“中国现代民间文学运动”。那时,郭沫若、钟敬文等大家倡导“到民间去”,一改口头文学曾经不登大雅之堂的旧格局,如今,人类学研究更佐证了口头传播的价值――民间文化确是中华文化的“命根子”。
在文化复兴中,潘鲁生委员最关注的还是作为“文化土壤”的民间文艺如何“重整河山”。
对此,由潘鲁生委员担任主席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已有一揽子计划要实行。除了已提上日程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还有《中国民间工艺集成》以及“我们的节日”等拓展计划。潘鲁生委员今年的政协提案,也将他胸中的千峰万壑勾勒得更加清晰。
“民间文艺的复兴,关键在人才。学科体系的建立,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编纂系列教材,开展课题攻关,加强社会服务,在这项系统性工程中一个都不能少。”言语间,潘鲁生委员充满热情,仿佛看到民间文化的沃土里一棵参天大树正在生长。
(记者 鲁博林)
北京3月6日电 2017年2月28日上午,中国儿艺今年首部新戏《李尔王》在四楼会议室正式召开建组会,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党委书记雷喜宁,副院长冯俐、闪增宏,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帆和《李尔王》全体主创
“今天是我们抓住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机会!”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冯骥才曾发出呼喊。从古至今,传统文化皆以有形或无形的姿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一笔一划皆文化,一字一句皆乡愁,一砖一瓦皆记忆。但同时,它们又
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黄维)今天,已故国画大师、“长安画派”领军人物石鲁的412件书画作品,由其家属捐赠给国家博物馆。2012年8月,石鲁先生的夫人闵力生女士带领全体子女,决定分批将珍藏的先生遗作
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黄维)文化部今天公布网络游戏市场“双随机一公开”查处结果,36家网络游戏运营单位被依法查处。同时,部署了对网络表演的双随机执法检查。 在前期开展的网络游戏市场“双随机一公开”
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黄维)今天上午九点,故宫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连过道两侧都挤满了人。“预约开始不到6分钟,350张票就已全部告罄。”主讲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自己也没想到,这场题为《故宫博物院的表
西安1月22日电 (记者 姜峰)日前,大唐西市博物馆晋升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成为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获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民办博物馆。 据悉,此次公布的3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
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图片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1月22日电 (黄维、陈苑、陈灿、李岩)距离鸡年新春不到五天,我国文学界又痛失一位大师!著名学者、红学家冯其庸今天中午12时18分在京去世。冯老不仅是
点击进入“文艺星青年”>> 【文艺星青年按】近日,纽约一所高中的中文期末考试卷爆红网络,让中国网友开始怀疑人生。明明是中文卷子,上面白纸黑字写的是汉语,网友表示“居然一个都不会做?!”。甚至更有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