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林芝3月2日电 题:千年民族手工艺的现代传承
作者 刘荫
“以前会亚德细褐手艺的全村不过三四人,现在已经有24人了。”日喀则市仁布县康雄乡亚德细褐(一种传统的羊毛布料及服饰制作工艺)传承人南木珍告诉中新社记者。
如今,传统的特色民族手工业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同步的新路径。很多拥有古老手工技艺的乡村,普遍开始以农牧民合作社的形式,将村民尤其是贫困户,集中起来学习、生产民族手工艺产品。凭借市场对民族手工艺产品的认可,农牧民们既鼓了腰包,又传承了民族技艺。
亚德细褐已有1200多年历史,相传由文成公主亲自命名。南木珍说,十几年前亚德细褐没有太多渠道销售,渐渐面临着失传的风险。“这几年交通便利了,又成立了合作社,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南木珍说:“现在基本都是贫困户在这里工作,以后还会扩大规模,更多村民可以靠这门手艺吃饱饭了。”
该亚德细褐农牧民合作社2016年产值达到235万元(人民币,下同),纯利润达135万元。南木珍告诉记者,亚德细褐技艺能在自己这一代培养出这么多传承人,对她来说是最大的成就感。
值得注意的是,民族手工业的现代传承有“遍地开花”之势,并不局限于像仁布县这类有其技艺传承历史的村落。例如,位于林芝市米林县的西嘎门巴村是由墨脱县甘登乡的部分村民搬迁而成,搬迁后村民们在当地藏纸传承人的带动下掌握了藏纸生产技艺,如今也已形成规模。
“以前我们过的都是耕火种的生活,种地养畜自给自足,不会别的技艺。搬到这里后我们都学习了藏纸的制作技艺,开始靠手艺赚钱了。”西嘎门巴村的白玛丁增对记者说。
针对产业化对民族手工技艺本身的影响,日喀则市白朗县噶东镇藏靴的传承人巴桑次仁表示,噶东镇藏靴的生产依旧保持最原始的纯手工技艺,没有为满足市场而进行机械化生产。“民族手工艺产品的价值就在于技艺本身,时代不同产品种类会有相应变化,但制作工艺不会改变。”南木珍和白玛丁增也表示了同样的意见。
自治区政协委员格桑平措表示,民族手工业已发展成为保护和繁荣民族文化、促进农牧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据了解,预计今年出台自治区民族手工业行业规划,从政策层面规范民族手工业的现代传承。(完)
北京3月6日电 2017年2月28日上午,中国儿艺今年首部新戏《李尔王》在四楼会议室正式召开建组会,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党委书记雷喜宁,副院长冯俐、闪增宏,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帆和《李尔王》全体主创
“今天是我们抓住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机会!”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冯骥才曾发出呼喊。从古至今,传统文化皆以有形或无形的姿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一笔一划皆文化,一字一句皆乡愁,一砖一瓦皆记忆。但同时,它们又
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黄维)今天,已故国画大师、“长安画派”领军人物石鲁的412件书画作品,由其家属捐赠给国家博物馆。2012年8月,石鲁先生的夫人闵力生女士带领全体子女,决定分批将珍藏的先生遗作
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黄维)文化部今天公布网络游戏市场“双随机一公开”查处结果,36家网络游戏运营单位被依法查处。同时,部署了对网络表演的双随机执法检查。 在前期开展的网络游戏市场“双随机一公开”
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黄维)今天上午九点,故宫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连过道两侧都挤满了人。“预约开始不到6分钟,350张票就已全部告罄。”主讲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自己也没想到,这场题为《故宫博物院的表
西安1月22日电 (记者 姜峰)日前,大唐西市博物馆晋升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成为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获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民办博物馆。 据悉,此次公布的3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
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图片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1月22日电 (黄维、陈苑、陈灿、李岩)距离鸡年新春不到五天,我国文学界又痛失一位大师!著名学者、红学家冯其庸今天中午12时18分在京去世。冯老不仅是
点击进入“文艺星青年”>> 【文艺星青年按】近日,纽约一所高中的中文期末考试卷爆红网络,让中国网友开始怀疑人生。明明是中文卷子,上面白纸黑字写的是汉语,网友表示“居然一个都不会做?!”。甚至更有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