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中国发展的三大问号

日期:2017-03-07 17:08:54  点击:0 
分享:
原标题:打开中国发展的三大问号

“很多人都关心,中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国能否把改革开放推进下去?中国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 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归纳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走向的关注。

事实上,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始终存在这三大问号。

行胜于言,中国正不断用实际行动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打开这些问号,一个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并对世界经济持续作出贡献的中国正向人们走来。

打开问号之一:中国经济具备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和潜力

1日发布的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之上。

“这反映出国内外需求均呈回升之势,市场价格联动上扬,企业信心进一步增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继续深入发展。”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中涛说。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复苏疲弱、外需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依然用巨大的体量和良好表现起到世界经济稳定器的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感慨地说:“中国以占世界八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四分之一的贡献,溢出效应凸显。”

从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到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到开拓发展更大空间,从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到着力实现合作共赢……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背后,展现的正是中国决策者驾驭经济大局的战略思维。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推动经济转型是其中的重要体现。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集团近期发布的一份市场报告指出,从出口商品种类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在全球经济价值链中的地位显示出升级趋势,正在从以低利润、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的出口产品组成,向较高附加值商品的组成过渡。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依然具备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和潜力。“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十三五’把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放在主要目标的第一位,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谋划发展,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

打开问号之二: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进一步推广深化医卫生体制改革经验,在部分省份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8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又通过了14项事关改革的文件。

而这样的会议几乎每个月都要召开一次。全面深化改革逐渐进入施工高峰期,正在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向纵深推进。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改革开放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从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的强势起步到关键之年的协同进击,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的良好态势。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改革更事关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认为,当前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变了,国内外客观环境变了,但中国仍然具有中高速增长的潜力。把巨大潜力挖掘出来,关键还是靠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以重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历史和现实看,中国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都得益于改革。尝到甜头的中国人民,改革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从长远看,中国将持续抓住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把握战略机遇,赢得发展主动。

打开问号之三:中国已经具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条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发展过程中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从中等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俱乐部,并非轻而易举。2008年,世界银行提出“中等收入陷阱”概念:一个国家从低收入阶段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经济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区间,普遍表现为经济的持续减速或保持缓慢增长。

从历史数据看,在1960年达到中等收入的101个经济体中,到2008年只有13个成为高收入经济体,落入陷阱的几率接近九成。

从迈入高收入国家的经验看,适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至关重要。一些国家长期以来依赖海外投资、贸易进口和外债来支撑经济发展,缺乏独立发展国内经济的能力,成为没能跨越陷阱的失意者。

而从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分析,中国现在达到的发展水平远高于当年拉美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时的发展水平;从收入水平看,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不少人已经迈入上中等收入水平,整体看,属于“脑袋已经进入上中等,身子还在中等水平”。

更重要的是,中国一直借鉴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在发展路径和政策选择上力避滑入“陷阱”。

“中国正在采取各方面措施,使经济能够实现由数量追赶向质量追赶的平稳转型。这一深刻转型,将使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社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说。

“实现成功转型,必须突出创新的地位。”中央党校教授赵振华说,中国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发展着力点集中放在创新上,着力发挥创新激励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这必将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奠定更坚实基础。

作为发展中大国,在跻身高收入经济体行列和迈向中等发达国家的道路上,中国会迎来不少挑战,但只要牢牢把住发展这个根本要务,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就一定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小康和伟大复兴的目标。

相关内容

  • 全面深改三年:渐入佳境 次第开花 全面深改三年:渐入佳境 次第开花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

  • 赓续中山精神 习近平九提“伟大复兴” 赓续中山精神 习近平九提“伟大复兴”

    “和平!奋斗!救中国!”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孙中山先生断断续续的轻呼,声声动人心扉,催人奋进。 “为孙中山先生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光辉一

  • 现场:纪念长征大会总书记讲话赢得20多次鼓掌 现场:纪念长征大会总书记讲话赢得20多次鼓掌

    这无疑是今天上午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的高潮部分: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完重要讲话后,从发言席走回座位的路上,与会人员用经久不息的掌声,一路将总书记“送”回座位

  •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夙兴夜寐1000天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夙兴夜寐1000天

    “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工业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978年11月,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曾语重心长地发出疾呼。这样的判断,现在听来,依然振聋发聩。 从此,中国正式开启了激荡五洲、震撼

  • 掌舵大国经济 习近平引领中国经济开启新航程 掌舵大国经济 习近平引领中国经济开启新航程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满怀复兴的梦想,乘着改革的东风,中国经济犹如一艘行稳致远的巨轮,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洞悉国内外形势,把脉中国经济,以巨大的勇气

  • 攻克最后堡垒 习近平发出脱贫“总动员令” 攻克最后堡垒 习近平发出脱贫“总动员令”

    编者按: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7月18日,在宁夏固原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出这份牵挂。7月20日在银川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发出总攻令:“扶贫开

  • 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 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

      本报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孙立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侨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把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紧密

  • 牢固树立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开创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牢固树立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开创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2月17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牢固树立和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