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食品 > 消费指引

《天籁之战》迎首场半决赛 挑战者惊喜复活

日期:2017-03-15 09:14:41  点击:0 
分享: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来源,也是居民收入的主渠道。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目标不减反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的坚强信心。   一方面,上调目标是要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城镇就业的需要。2017年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1500多万人,扣除自然减员腾退的岗位数,还需城镇新增就业1000多万人。同时,还要为去产能职工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留出空间。   另一方面,上调目标是基于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可能。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逐渐扩大和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也逐渐增强,尤其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连续4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目标上调,既符合需要又有实践基础,同时也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对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信心。   问 实现全年就业目标,有信心吗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新业态、新动能正在形成,将拓展就业增长空间   记者:对于今年的就业形势,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另一种则对今年的就业形势表示担心,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向深入、化解产能过剩可能会释放出大量需要安置的职工,就业风险不小。   在您看来,当前就业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又有哪些有利因素?   今年的就业形势仍然错综复杂,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   一是总量压力依然很大。今年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超过1500万人,这里面主要是青年学生,其中高校毕业生795万人,比上年增加30万人,还有500万左右的中职毕业生。此外,还有化解过剩产能需要安置的几十万转岗职工,300多万农村新转移劳动力,都需要创造更多城镇就业岗位。   二是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在经济回暖期和转型期,普工难招的压力反弹,技术技能等各类人才短缺的矛盾加剧,而与此同时,一些大龄低技能劳动者、部分高校毕业生仍然就业困难,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   虽然困难和挑战不少,但是我们也有不少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良好支撑条件,稳增长政策效应将继续发力,经济有望实现6.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一些新业态、新动能正在形成,这些都将拓展就业增长空间,增强经济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同时,我国已形成了一整套积极就业政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也不断完善,促进就业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完成今年的就业目标,我们有信心。   问 促进就业创业,今年如何推进   使化解过剩产能分流职工“转岗不下岗”,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   记者:围绕就业目标,今年将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从就业工作本身看,人社部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重点、统筹施策,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就业创业。   一是制定落实就业创业新政策。通过产业、财税、金融、贸易等一揽子政策协同配合,推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扶持新就业形态发展。   二是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积极稳妥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多措并举、兜住底线,尽量使分流职工“转岗不下岗”。提高就业扶贫精准度,注重发现和推广“扶贫车间”等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通过就业脱贫。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确保每个“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三是继续抓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劳动者创业成本,加大返乡创业支持力度,通过创业创新带动更多就业。   四是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针对不同群体实施针对性的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加快推进工学一体、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和转岗能力。   五是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打造“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提高均等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为劳动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记者: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795万人,是历年来的最高。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我们将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努力确保到年底有意愿、有能力的毕业生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首先是抓各项就业政策的落实,引导、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到中西部地区去,到中小企业去,畅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保障机制。同时不断地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创造更多的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   其次,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在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提升、供求匹配、职业保障、权益保障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并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相关内容

  • 鲜菜带领CPI涨回“2时代” 鲜菜带领CPI涨回“2时代”

      PPI涨幅继续扩大 对稳增长有积极意义   中国物价指数同比涨幅重返“2时代”。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在连续四个月涨控在“1”时代后

  • 原奶成本大幅下降 前三季度多家上市乳企净利增长 原奶成本大幅下降 前三季度多家上市乳企净利增长

      上市公司三季报发布进入尾声,A股9家乳企三季报业绩全部出炉,在当前整个经济走势下行压力较大、消费乏力的背景下,乳企们今年前三季度的效益如何?在行业低迷的环境下,它们又是如何实现业绩的增长的?   

  • 食物搭配禁忌,真有那么多讲究吗? 食物搭配禁忌,真有那么多讲究吗?

      早春,新鲜的绿叶蔬菜甚为难得。这时候,菠菜就成为很多人家饭桌上的绿色美味。但是很多人又说菠菜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和豆腐一起吃。这是真的么?   菠菜不能搭豆腐吗   这大概是流传最广的饮食搭配禁忌

  • 有甲状腺结节,还能吃碘盐和海鲜吗? 有甲状腺结节,还能吃碘盐和海鲜吗?

    碘缺乏或碘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异常,导致甲状腺结节形成。碘缺乏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尤其是对女性。缺碘对不同年龄人群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胎儿期可出现流产、死胎、生长发育畸形,新生儿期会出现甲低、结节

  • 果蔬皮,是吃还是扔? 果蔬皮,是吃还是扔?

    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的越来越重视,在网络上、朋友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有关于健康营养的小建议。一直以来,关于果蔬皮有“神奇”功效的说法也颠覆了很多人的认识,原来一直扔掉的果蔬皮竟然比果蔬本身还有营养价值?那

  • 健康生活从食疗开始 专家推荐一生受益的“女人菜” 健康生活从食疗开始 专家推荐一生受益的“女人菜”

    真正爱自己的女人,不会仅停留在购买时髦衣服、名牌包的外在层次上,而是懂得如何通过科学饮食、物调理、运动和休息,让健康更加持久。“三八妇女节”之际,不妨听听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等相关权威专家

  • 喝酒不怕醉 那你怕胖吗 喝酒不怕醉 那你怕胖吗

    天气渐暖,饭局也多了起来。但是有朋友表示,为了减肥,还是不要吃饭了,但是干聊太没意思,不如喝酒吧?这个想法乍听起来挺不错,但当你真的了解酒的另一面时,可能就会放弃自己借酒减肥的美好愿望了。 无论是啤酒

  • 怎样吃得少 倾听自己咀嚼的声音 怎样吃得少 倾听自己咀嚼的声音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由营养学家和心理学家组成的团队将他们最好的建议整理到一起,目的是教人们如何诱使自己吃得少一点。 杨百翰大学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你吃饭时咀嚼食物发出的声音可能对你的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