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食品 > 精品食物

小小零食控 当心得近视

日期:2017-03-13 15:41:47  点击:0 
分享:

  学生群体的视力不良检出率高。记者高鹤涛摄

  教育部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达到45.71%,初中生达到74.36%,高中生达到83.28%。一直以来,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主要与看书距离太近等用眼习惯不良有关。其实,近视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用眼卫生外,与遗传、体质、营养等均有密切关系。昨日,由广州市科创委、广东科学中心主办的“珠江科学大讲堂”在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举行,广州中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广东省眼底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俞晓艺从科学角度谈“近视”,他幽默地形容,青少年防治近视分为几步,一是“投好胎”,二是“多点户外活动”,三是“健康饮食”,四是发现近视后要“看医生,验配眼镜”。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长有明显增加。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所做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中国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1.67%,初中生为58.07%,高中生为76.02%。到2014年,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达到45.71%,初中生达到74.36%,高中生达到83.28%。数据也显示,中国青少年的近视率远高于欧美学生。

  近视发病原因多 与遗传营养等都相关

  2016年11月,国家卫计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近视的成因有哪些,为何中国人的近视率特别高呢?俞晓艺结合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解释。

  俞晓艺指出,遗传、环境,以及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目前学界对于近视成因的主流解释。

  研究表明,在眼的屈光状态形成尤其是近视的形成中,遗传起着重要作用。“早从上世纪开始,包括中国在内,就有许多国家针对遗传因素进行系列研究。目前,在以下两个方面已经获得共识。一是近视的发生与区域、人种有关。比如中国和日本,近视的发病率远高于欧美;又比如,黑色人种的近视眼发病率是全世界最低的。二是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及编码,并且是由多因子决定的。”

  而在环境因素方面,大众最为熟悉的是“近业学说”。该学说认为,青少年近视眼是由于过多地读写等近距离作业而引起的一种后天获得性近视,或者说近视眼的发病与近距离作业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这一说法目前在学界也获得共识。

  除了遗传、用眼习惯等外,体质、营养等均与近视的发生有关。胃、肾下垂,扁平足等患者的近视发生率也较正常人高;喜吃零食、甜食、患龋齿的青少年近视眼发生率高,这可能因食品搭配不当造成体质异常而引起眼屈光异常。

  “总的来说,遗传因素与近眼工作是影响近视发生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营养、体质等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俞晓艺表示。

  热点问题

  1

  问:眼镜是否要常戴?

  答:要看具体度数

  当孩子被确认为近视后,家长最常问的问题是,戴眼镜好还是不戴眼镜好?戴了眼镜后近视会不会越来越深呢?

  俞晓艺指出,这不能一概而论。目前业界主流观点认为,对2.50屈光度以下(即250度近视)的轻度近视眼镜应以远用为主,看书、写字时可以摘下。中高度近视患者应该常戴,但需酌情减少一定的度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视力,还可促进调节和辐辏功能的加强,防止外斜视的发生。同时,近视加深的原因很复杂,跟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种族因素都有关,反而与眼镜无直接关系。“总的来说,近视患者是进行治疗还是配戴眼镜,眼镜经常佩戴还是脱脱戴戴,究竟戴多少度,都要经过眼科医生的认真检查,结合每一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决定。”俞晓艺还建议,青少年应每隔半年检查一次眼睛。

  2

  问:近视治疗仪靠谱吗?

  答:大多没有确切疗效

  治疗近视的手段有很多种,误区也有不少。比如,一些家长滥用物进行治疗,或者急于给孩子找各种治疗仪。市面上的近视治疗仪多有夸大疗效的、虚假宣传的问题。绝大多数治疗仪没有确切疗效,仅有辅助功能。

  激光手术是另一种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治疗手法。俞晓艺认为,激光手术的种类很多,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个人的眼睛条件适合做哪一种。但大前提是必须眼睛健康,如果高度近视已引发病变,那么连手术都难以进行。

  专家谈

  近视怎预防?

  先要“投好胎”

  近视该如何防治?俞晓艺幽默地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步:投好胎。遗传是近视的重要因素。第二步:多点户外活动,控制环境因素。如果第一步没有办法选择,就要在环境方面发力,包括注意用眼环境,多进行户外活动等。户外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利于眼球健康。第三步:健康饮食。第四步:看医生,寻找专业治疗。

  “三要”“四不要”

  三要

  1.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保持33厘米左右;

  2.连续看书、写字30分钟至1小时要休息片刻或者向远处眺望一会;

  3.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要

  1.不要在光线暗弱和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

  2.不要在卧床和走路时或者在动荡的车厢内看书;

  3.不要看字体过小过密,字迹不清的读物;

  4.不要用淡色铅笔写字。(记者罗桦琳 通讯员吴晶平)

相关内容

  • 鲜菜带领CPI涨回“2时代” 鲜菜带领CPI涨回“2时代”

      PPI涨幅继续扩大 对稳增长有积极意义   中国物价指数同比涨幅重返“2时代”。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在连续四个月涨控在“1”时代后

  • 原奶成本大幅下降 前三季度多家上市乳企净利增长 原奶成本大幅下降 前三季度多家上市乳企净利增长

      上市公司三季报发布进入尾声,A股9家乳企三季报业绩全部出炉,在当前整个经济走势下行压力较大、消费乏力的背景下,乳企们今年前三季度的效益如何?在行业低迷的环境下,它们又是如何实现业绩的增长的?   

  • 食物搭配禁忌,真有那么多讲究吗? 食物搭配禁忌,真有那么多讲究吗?

      早春,新鲜的绿叶蔬菜甚为难得。这时候,菠菜就成为很多人家饭桌上的绿色美味。但是很多人又说菠菜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和豆腐一起吃。这是真的么?   菠菜不能搭豆腐吗   这大概是流传最广的饮食搭配禁忌

  • 有甲状腺结节,还能吃碘盐和海鲜吗? 有甲状腺结节,还能吃碘盐和海鲜吗?

    碘缺乏或碘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异常,导致甲状腺结节形成。碘缺乏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尤其是对女性。缺碘对不同年龄人群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胎儿期可出现流产、死胎、生长发育畸形,新生儿期会出现甲低、结节

  • 果蔬皮,是吃还是扔? 果蔬皮,是吃还是扔?

    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的越来越重视,在网络上、朋友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有关于健康营养的小建议。一直以来,关于果蔬皮有“神奇”功效的说法也颠覆了很多人的认识,原来一直扔掉的果蔬皮竟然比果蔬本身还有营养价值?那

  • 健康生活从食疗开始 专家推荐一生受益的“女人菜” 健康生活从食疗开始 专家推荐一生受益的“女人菜”

    真正爱自己的女人,不会仅停留在购买时髦衣服、名牌包的外在层次上,而是懂得如何通过科学饮食、物调理、运动和休息,让健康更加持久。“三八妇女节”之际,不妨听听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等相关权威专家

  • 喝酒不怕醉 那你怕胖吗 喝酒不怕醉 那你怕胖吗

    天气渐暖,饭局也多了起来。但是有朋友表示,为了减肥,还是不要吃饭了,但是干聊太没意思,不如喝酒吧?这个想法乍听起来挺不错,但当你真的了解酒的另一面时,可能就会放弃自己借酒减肥的美好愿望了。 无论是啤酒

  • 怎样吃得少 倾听自己咀嚼的声音 怎样吃得少 倾听自己咀嚼的声音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由营养学家和心理学家组成的团队将他们最好的建议整理到一起,目的是教人们如何诱使自己吃得少一点。 杨百翰大学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你吃饭时咀嚼食物发出的声音可能对你的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