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记者走访发现,春节期间,人们在饮食上不再追求“年年有余”,而是“丰俭由己”;人们喜欢现吃现买而很少囤菜,饭菜更加讲究健康和营养搭配。做一顿健康的年夜饭已成为很多家庭的共识。
这也反映出人们生活的变化:随着春节肉菜品种越来越丰富、网购越来越便利,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提高,年夜饭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考量。
城市
随时购买吃新鲜
大年三十晚,兰州城华灯初上,年味渐浓。居民楼内,灶上发出的热气给厨房玻璃铺上了一层水雾。正在准备年夜饭的市民王彤说,以前家里过年都做很多菜和饭,量比较大,现在都是不剩饭不剩菜。不仅如此,家里人更喜欢吃凉拌菜,肉菜什么的吃不太动。
北京市民周净泓说:“现在生活好了,大家都喜欢吃新鲜。我老家是湖北的,特产都可网购,特别便利。超市的品种也越来越齐全。”
“我们家这几年过春节,清淡口的菜更受欢迎。我觉得主要是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想吃啥就能吃上,不用等到过年吃上一顿。加上现在身边有健康问题的人也多,大家的保健意识也增强了,平时吃饭也都会注意点儿。”兰州市民邵兰说。
农村
今年不再年猪
大年初一一大早,太阳刚刚爬出来,杨国镯和家人便开始吃饭了。初一的饭是前一天已经准备好的:猪肉、卤牛肉、红烧鱼还有许多素菜,主食是米饭。
杨国镯的家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太石镇豁岘村,由于住在山上,她到县城或者是走亲戚都有一段距离。说起年夜饭来,她说:“以前我们家过年都要一头年猪,除了几道素菜,大家都吃猪肉,就是那几样。现在过年,荤菜各样都要来一点,就不年猪了,买点排骨、鸡鱼肉、素菜,也很方便。菜不用提前囤好,而是现买就成,因为买起来方便,还可以网购,大家都喜欢吃新鲜的。”
也有为了吃口新鲜的,提前“备半年”的:大年三十晚上,甘肃庆阳市镇原县太平镇的段志杰一家,一道新鲜的凉拌香椿端上桌后成了宠儿。段志杰的母亲和媳妇都爱吃香椿菜。而香椿只有每年清明节后才可以吃到,可供采摘烹饪的时间仅有20多天。
段志杰说:“荤腥吃多了没啥新鲜感了。还是素菜好!今年清明香椿芽下来之后,媳妇把新摘的香椿菜煮到六成熟后挤出水分,用保鲜膜包住后在冰箱进行冷冻,就可以存放到这个时候吃,还是很新鲜的。”
海外
一起做顿家乡菜
兰州市民丹妮现居海外。她回忆,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她家里的年夜饭都是在外面吃。到了美国之后,年夜饭“都是几个朋友大家凑成一个大家庭一起做,东北妞儿做锅包肉和地三鲜,妞儿做大盘鸡,广东妞儿煲个汤,不会做饭的妞儿拌个沙拉,主食一般是饺子,饭后是酸奶和水果,由于怕胖,饭菜油都比较少。”
许彬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从事交通运输业。“每年春节,留守在这里的中国人以中资公司为单位,十几个人一起做二十几道家乡菜,和国内吃的一模一样。因为时差,都是中午吃。今年我们做了鸡蛋炒韭黄,葱拌豆腐,酱牛肉,红烧罗非鱼等,都是荤素搭配的。”他说:“下午两点国内的春晚就开始了,大家边聊天边吃零食。卢萨卡晚上6点刚好是国内的夜里12点,祖国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鞭炮烟花,听着新春爆竹的声音,眼含热泪给远在祖国的亲人送去新年的问候。”
这个时候的年夜饭,成了一座桥,不管吃的是什么,它总连接起了乡愁――饭在这头,祖国在那头。
PPI涨幅继续扩大 对稳增长有积极意义 中国物价指数同比涨幅重返“2时代”。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在连续四个月涨控在“1”时代后
上市公司三季报发布进入尾声,A股9家乳企三季报业绩全部出炉,在当前整个经济走势下行压力较大、消费乏力的背景下,乳企们今年前三季度的效益如何?在行业低迷的环境下,它们又是如何实现业绩的增长的?
早春,新鲜的绿叶蔬菜甚为难得。这时候,菠菜就成为很多人家饭桌上的绿色美味。但是很多人又说菠菜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和豆腐一起吃。这是真的么? 菠菜不能搭豆腐吗 这大概是流传最广的饮食搭配禁忌
碘缺乏或碘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异常,导致甲状腺结节形成。碘缺乏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尤其是对女性。缺碘对不同年龄人群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胎儿期可出现流产、死胎、生长发育畸形,新生儿期会出现甲低、结节
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的越来越重视,在网络上、朋友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有关于健康营养的小建议。一直以来,关于果蔬皮有“神奇”功效的说法也颠覆了很多人的认识,原来一直扔掉的果蔬皮竟然比果蔬本身还有营养价值?那
真正爱自己的女人,不会仅停留在购买时髦衣服、名牌包的外在层次上,而是懂得如何通过科学饮食、物调理、运动和休息,让健康更加持久。“三八妇女节”之际,不妨听听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等相关权威专家
天气渐暖,饭局也多了起来。但是有朋友表示,为了减肥,还是不要吃饭了,但是干聊太没意思,不如喝酒吧?这个想法乍听起来挺不错,但当你真的了解酒的另一面时,可能就会放弃自己借酒减肥的美好愿望了。 无论是啤酒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由营养学家和心理学家组成的团队将他们最好的建议整理到一起,目的是教人们如何诱使自己吃得少一点。 杨百翰大学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你吃饭时咀嚼食物发出的声音可能对你的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