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佳士得秋拍拉开拍卖的帷幕。次日晚,备受瞩目的亚洲现当代艺术夜场在会展中心开槌。除了常规的“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拍”,为庆祝佳士得成立250周年,佳士得还特地做了一个策展性的专场“先锋荟萃”。最终,“先锋荟萃”特拍与“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拍”两场总成交额达到5.5527亿港元,这一成绩与春拍及去年秋拍基本持平,两个专场的总成交率为76%。率先举槌的“先锋荟萃”特拍取得成交率86%、一件亿元拍品、五成拍品超千万港元、两位艺术家刷新拍卖纪录的成绩。
常玉作品第2次破亿
11月26日率先开槌的是“先锋荟萃”专场,相比今年已经拍完的所有现当代艺术专场,本场无论是从人气到买气都是最好的一次。
本场的封面作品是常玉于1950年代所作的《瓶菊》,常玉自1921年赴法留学,从此以后在法国生活长达45年的时间,开拓其融合中西美学的艺术创作。这件《瓶菊》自成一格,为20世纪的东方画作先锋。《瓶菊》作品为法国Levy家族所拥有,Levy家族自1950年代便与常玉来往密切,作品长期雅藏于法国,在常玉离开人世的那一年曾在Levy家中展示过,而后仅在2001年历史博物馆的“乡关何处――常玉的绘画艺术”展览展出,之后完全未在其他展览或市场上真正曝光过,蔚为珍贵。常玉的作品因为存世量少,因此市场上但凡出现,尤其是精品便一定能出好价钱,因此还未开拍就有不少业内人士预言或许有冲击亿元的可能。这件《瓶菊》以2000万到3000万港元估价上拍,买家出手不带丝毫犹豫,迅速地争抢到9100万港元落槌,最终以1.0358亿港币高价成交,不仅成为当晚成交价最高的拍品,同时也是今年秋拍季首件过亿的现当代艺术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作品也成为常玉第2件过亿成交的作品,非常接近他目前的作品拍卖纪录,即2011年5月在罗芙奥以1.2832亿港元成交的《五裸女》,其个人作品价格排名第三、四位的则依然是常玉的花卉题材作品:成交价8188万港元的《蓝色辰星(菊花与玻璃瓶)》和8076万港元的《聚瑞盈馨》。
除了常玉的作品,朱德群作于1990年至1999年的《雪霏霏》也是此前颇受关注的作品之一,这件作品以7200万港元起拍,一路加价都很慢,50万50万地往上加,最终以8050万港元落槌,加上佣金9182万港元成交,从而刷新了朱德群的个人拍卖纪录。本场刷艺术家个人新纪录的还有林风眠创作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渔村丰收》以3974万港元成交。汇集15件拍品的“先锋荟萃”特拍以377,470,000港元总成交额圆满收槌。除了上述的3幅作品创下高价,其他的成交也不错,吴冠中《庐山》以2400万落槌,赵无极《水之音》以4200万落槌,成交价为4870万港元。东南亚艺术家勒迈耶・德・莫赫普赫斯的作品以5500万落槌。白南准的装置以270万港元落槌。不过遗憾的是,本该白手套的专场,有两件作品遗憾流标,其中包括刘国松的作品《来去面自如》,普遍认为因估价过高而流标。本场还上拍了三张中国画作品,其中张大千的《青绿山水》以2900万落槌,加上佣金3414万港元成交。
东南亚藏品难分伯仲
本季的“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拍”的部分同样是顺延“先锋荟萃”这一主题策展概念继续规划的,以风景、抽象、人物、静物四大主题来探讨中西、各个时间段各个地区之间是如何交流与表现的。由于20世纪的部分大多呈现在了“先锋荟萃”中,所以本场主要以东南亚的当代为主。从三大地区的上拍比例来说基本平均。而从本场的成交结果来看以总成交额1.778亿港元收槌。
自佳士得2011年开始推出现当代艺术的泛亚洲概念以来:即将中国、东南亚、日韩的现当代及20世纪艺术并做一个夜场举行拍卖。佳士得现当代艺术部门就一直试图在打破区域化的壁垒,张丁元表示:“我们所做的工作其实是积极回馈市场的反应,由于我们看到了市场的成熟度比想像来得快――收藏者视野的扩展超出预期很多。按照通常的经验,过去一个项目差不多要做两年到三年才会得到反馈,可是现在几乎已经缩短到一年的时间。不管来自收藏家还是美术馆,速度之快始料未及。”近几年,一方面因为理念上想要加强“泛亚洲”来引导市场;另一方面不可否认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表现不甚理想,从市场角度“鸡蛋也不宜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近几年从夜场的地区板块上来看,日韩与东南亚的比例持续加大,到了去年与今年基本是与中国艺术呈三分的格局,甚至比重还要大。
从市场角度看,最近这两三年中,20世纪一直都表现很好起到了维稳市场的作用,当代艺术方面,日韩则远比中国当代表现要好很多。还记得2015年秋拍时,由于日韩作品竞争激烈还吸引了很多韩国媒体不惜跋山涉水而来。然而到了本季秋拍,各区域板块的表现呈平均化,总体来说买家出手比较谨慎,对于作品的性价比也很挑剔。尽管本场最高价是奈良美智作于2000年的《EASTERN YOUTH》以1686万港元成交。但日韩方面并未能有突出表现。此前的重点拍品田中墩子的《84B》以600万港元起拍,850万港元落槌,刷新了艺术家本人的最高纪录。白发一雄作品《BB92》和《BB64》皆流标。草间弥生《AA2号》以850万港元落槌。包括《EASTERN YOUTH》,一共推出了3件奈良美智的作品,成交都比较稳定。东南亚方面倒是表现相对其他两个板块较为理想,其中两件作品表现较为出色:勒迈耶・德・莫赫普赫斯估价仅为320万到480万港元,却被一路抢至1250万落槌。另外,安妮塔・马赛赛・何《拾穗者》以咨询价上拍,680万港元起拍,1150万港元落槌,成交价1386万港元,为本场东南亚作品的最高价亦刷新了艺术家本人的最高纪录。其余作品虽无抢眼表现,但大多成功易手,流标率不高。中国方面,由于20世纪的精品多集中在了“先锋荟萃”专场,该场次中仅推出了五张中国20世纪的作品。当代方面王光乐的水磨石以400万港元落槌,曾梵志作品《肖像》以550万港元落槌,为本场中国当代的最高价。中国当代艺术在前几年里持续下滑,到了今年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是“止跌”了,虽然没有很明显感受到复苏的信号,但至少也没有持续下行。(王歌)
苏富比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将于4月2日在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除了常设的“现代亚 洲艺术”、“当代亚洲艺术”及“现当代东南亚艺术”版块以外,本季晚拍更首次带来重要西方当代艺术作品,不单有国际知名艺术家如
1944年夏天,毕加索与玛丽・特雷斯(Marie-Therese)生活在还处于纳粹占领中的法国巴黎,有一天,他为家中窗台上的番茄植物画了一幅静物,既反映了当时食物紧缺、人们不得不自己种植农产品的现
佳士得中国首位拍卖官、为佳士得敲下中国纪念性首槌的拍卖师金铃,日前正式离开佳士得中国,到英国苏富比(微博)艺术学院进修艺术与商业方向的课程。 “感谢佳士得在这四年时间里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
《红楼梦》是一部技术门槛很高的小说,要模仿还真不容易。除了在故事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诗词搭配等方面让后人难以企及之外,小说中关于中医、收藏、书画等方面的描写,也是其技术高度的集中显现,没有金刚
“对瓷器爱好者来说,清三代是无可争议的黄金时期。”日前,在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郑树发刚刚落成的私人收藏馆里,他向中国古瓷器鉴定界泰斗级人物、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研员赵青云如此讲解自己的收藏重点
近日,西城区铁树斜街116号的老窑瓷博物馆里举办了一场以“火的秘密”为主题的公益讲座。在本次讲座中,主讲人王学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为大家讲述了各种陶瓷器具的烧造工艺以及不同地区陶瓷烧造工
鸡纹在我国传统纹样中一向是吉祥的象征。在汉代以前,鸡的形象被神化,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雄鸡有可能是传说中的“天鸡”。此后,人们更重视鸡的“德”,历代艺术品均着重表现鸡的文、武、勇、仁、信。 文/图
《二○一六年度艺术市场报告》发布 本报实习记者 张 婧 近日,由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和Artprice联合推出的《2016年度艺术市场报告》(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是双方深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