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感应舍利等百余件青龙镇遗址出土的文物精品在此间展出。 张亨伟 摄
中新网上海3月10日电 (王笈)“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10日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汇集了舍利、水晶念珠等百余件青龙镇遗址出土的文物精品,分“东南巨镇”、“盛世佛光”、“丝绸遗珍”三个部分。
青龙镇位于今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相传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唐宋时期的青龙镇,北临吴淞江,东濒大海,地处江海要冲,逐渐发展成为上海地区最早的贸易港口。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于2010年至2016年对遗址进行了长期考古调查与发掘,逐步揭开了这座湮没于地下数百年的港口重镇的神秘面纱。
“青龙镇的历史对上海非常重要,它既体现了唐宋时期上海地区繁荣的情况,也把上海和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文化建设联系在了一起。”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陈杰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展览,让上海的古代历史深入人心。”
步入“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展厅,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两座2015年出土的北宋青石宝装莲花柱础。“东南巨镇”部分,唐代鹦鹉衔枝绶带纹铜镜等出土文物展示了青龙镇当时的生活概况;“盛世佛光”部分,“仁安并妻孟十娘舍八万四千片”模印阴文砖等出土建筑构件及地宫出土文物展示了青龙镇发达的佛教文化;“丝绸遗珍”部分,青龙镇出土的各地窑口瓷器则展现了青龙镇的贸易概况。
引人关注的是,近年来,青龙镇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瓷器,这些瓷器可与文献相印证,也与韩国马岛沉船、日本福冈博多遗址出土的瓷器组合非常相似,反映了青龙镇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港口的重要地位。
“这些瓷器的品相还是很好的,但是观众来看的话不一定能感受它的艺术之美,所以我们在这方面请到馆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做了修复工作。考古发现具有一定偶然性,很多场合下是残破展现的,为了能够展现文物最精彩的一面,我们有考古修复也有艺术品修复,这方面倾注了很多修复人员的努力。”陈杰说。
“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将在上海博物馆展至5月30日。展览还将配套出版《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精粹》图录及相关教育读物《考古・古港――上海青龙镇的发掘与发现》。(完)
苏富比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将于4月2日在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除了常设的“现代亚 洲艺术”、“当代亚洲艺术”及“现当代东南亚艺术”版块以外,本季晚拍更首次带来重要西方当代艺术作品,不单有国际知名艺术家如
1944年夏天,毕加索与玛丽・特雷斯(Marie-Therese)生活在还处于纳粹占领中的法国巴黎,有一天,他为家中窗台上的番茄植物画了一幅静物,既反映了当时食物紧缺、人们不得不自己种植农产品的现
佳士得中国首位拍卖官、为佳士得敲下中国纪念性首槌的拍卖师金铃,日前正式离开佳士得中国,到英国苏富比(微博)艺术学院进修艺术与商业方向的课程。 “感谢佳士得在这四年时间里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
《红楼梦》是一部技术门槛很高的小说,要模仿还真不容易。除了在故事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诗词搭配等方面让后人难以企及之外,小说中关于中医、收藏、书画等方面的描写,也是其技术高度的集中显现,没有金刚
“对瓷器爱好者来说,清三代是无可争议的黄金时期。”日前,在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郑树发刚刚落成的私人收藏馆里,他向中国古瓷器鉴定界泰斗级人物、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研员赵青云如此讲解自己的收藏重点
近日,西城区铁树斜街116号的老窑瓷博物馆里举办了一场以“火的秘密”为主题的公益讲座。在本次讲座中,主讲人王学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为大家讲述了各种陶瓷器具的烧造工艺以及不同地区陶瓷烧造工
鸡纹在我国传统纹样中一向是吉祥的象征。在汉代以前,鸡的形象被神化,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雄鸡有可能是传说中的“天鸡”。此后,人们更重视鸡的“德”,历代艺术品均着重表现鸡的文、武、勇、仁、信。 文/图
《二○一六年度艺术市场报告》发布 本报实习记者 张 婧 近日,由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和Artprice联合推出的《2016年度艺术市场报告》(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是双方深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