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能源车企“年末放量” 源于三重因素)
因受“骗补事件”余波及新能源车补贴政策面临调整的影响,国内新能源车产业曾一度放慢增速。但在11月份,形势又有新的变化,数家新能源车企产销量大增,呈现比较异常的年末放量之势。在车企大胆扩产甚至勇于“加库存”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真相?
根据已披露的信息,11月份,A股上市公司中,力帆股份、曙光汽车、广汽集团等的新能源车产量、销量均大幅增长。其中,广汽集团与比亚迪的合资公司――广州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简称“广汽比亚迪”)最为“高歌猛进”,11月单月产量相当于今年前10个月总产量的4.89倍,且大量车辆还未售出。今年前11个月,广汽比亚迪共生产377辆,但只销售出了84辆车,即有293辆未售出。在上述377辆车中,11月单月的产量就达313辆。昨日,记者致电广汽集团相关人士获悉,广汽比亚迪年底放量是其已有订单在手。
同样,曙光股份的销售数据也不同以往。其11月份的新能源客车产销量均大幅增长。公司11月单月生产新能源客车203辆,环比10月份增长46%;11月,公司新能源客车销量为61辆,而10月份未销售出1辆。同时,尽管今年前10个月的未售出车辆已达532辆(产销量之差),但曙光股份却进一步扩产,导致库存量再度提高。截至11月末,曙光股份未售出的新能源客车达674辆。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曙光股份累计生产新能源客车750辆,但累计销量仅为76辆。
再看力帆股份,其11月份新能源车产量为489辆,较10月份的125辆增长291.2%;对应销量为472辆,较10月增长105.2%。昨日,力帆股份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对外披露的新能源车主要为低速电动车,不享受政策补贴;11月单月产销量环比大幅增长,更多是源于市场需求等因素。
从行业整体来看,新能源车年末放量已是普遍现象。来自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1月国内新能源车产量为7.2万辆,同比增长12.8%;新能源车销量6.5万辆,同比增长6.4%。其中,纯电动车产销分别完成6.4万辆和5.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8%和27.4%;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产销分别完成0.8万辆和0.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7.5%和56.6%。
业内人士认为,年末放量源于多种因素。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首先,这主要是源于需求增长,而地方对传统能源车的限购(限牌)政策是推动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二是新能源车补贴政策退坡前的“抢购”效应。尽管新能源车补贴新政尚未出炉,但新能源车补贴逐步退坡已是大势所趋。在2017年补贴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消费者希望抢在补贴退坡前购车,加上部分车企为冲销量而进行优惠促销,都导致年末新能源车产销量异常上升。
对部分车企11月份产量远高于销量的现象,则可能是因为工信部12月初公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第4批)。一家产业链上市公司的高层透露,部分车企此前已拿到订单甚至已经销售,但因未进入推荐目录而无法享受补贴,因此一直未在账面上确认销售。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第4批)后,这部分车企就可以迅速达到“产销平衡”了。
2017年3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官方网站发布了第293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申报本批《公告》的汽车、摩托车、低速汽车生产企业共计612户,新产品共计3626个。 经企业准入
北京2月16日电(曹淼)记者从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今年,北京地面公交线网线路将进行优化调整,通州区将率先将公交车辆更新为新能源车;同时,新机场将配建公交场站;昌平、平谷和亦庄的区域化交通也将集体
今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在京举办中国智能短途交通行业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国际商会智能短途交通专业委员会工作组(筹)成立大会,会议宣布,首批电动平衡车国标《电动平衡车通用技术条件》和《电动平衡车安
最近几天,蒋先生为了自己的爱车非常心焦!因为按照北京市环保局最新修订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自明年2月15日起,他驾驶的国II排放的帕萨特车在工作日期间将无法在五环内行驶。为此,他近期多方
上海、南京、无锡、济南、深圳5个城市1日率先启动新能源汽车号牌试点工作,463副新能源汽车号牌顺利发放。 公安部交管局1日派出工作组,赴试点城市现场指导新能源汽车号牌发放工作,并组织通过交
北京9月13日电(曹淼)近日,工信部发布第28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根据目录,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旗下的2款纯电动城市客车被禁售;北汽、长城、吉利、奇瑞等汽车企业将推多款新能源汽
北京9月7日电(曹淼)日前,天津市新能源汽车补贴整车出炉,补贴标准为:2016年―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和专用车逐年按照国家补助的100%,70%,60%,50%,40%执行;新能源客车补助统一按照
201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今日在天津正式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提出,关键技术要取得重大突破,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等六个目标,围绕关键领域实现汽车强国过程中面临的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