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技 > 医学健康

“龙”飞船先于“进步号”对接空间站

日期:2017-03-11 16:10:50  点击:0 
分享:

  据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于北京时间2月22日下午,在抵达国际空间站前中止了与空间站的对接操作。航天专家、《国际太空》杂志社执行总编庞之浩判断,其原因很可能是交会测量系统出现了故障。好在经过抢修和测试,“龙”飞船在23日晚间与空间站成功对接。

  据任务控制人员介绍,飞船计算机系统识别到一个关于国际空间站位置的错误数值,因而自动中止对接操作。“如果不马上停止,飞船与空间站相撞就麻烦了。”庞之浩说。如果故障是软件问题造成的,通过地面进行重新安装调试等操作可以修复;如果是硬件问题,则要切换到备份设备上重新测试。然而,如果“龙”飞船第二次对接没有成功,留给它重复测试的时间并不充裕,因为国际空间站在本周还会迎来另一批“快递”。据了解,俄罗斯“进步号”MS-05飞船已于22日发射升空,将于24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航天专家、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研究员杨宇光表示,航天器交会对接过程中,要对它们相对的位置、速度、姿态角以及姿态角速率进行实时、精确地测量,这是保证航天器安全的重要环节。杨宇光介绍,“龙”飞船与“进步号”飞船所用对接技术不同,所对接的舱段也不同。“龙”飞船的对接方式相对简化,是飞到空间站附近,由空间站伸出机械臂把它“抓住”,再“插”到空间站上。“严格来说,这种方式更像是‘靠泊’。”他说,“龙”飞船每次都停在和谐号节点舱的靠泊口上。而“进步号”飞船采用传统地接方式,主要与曙光号舱和星辰号舱对接。

  “虽然空间站上美、俄舱段距离较远,但过去从未尝试过两艘飞船同时对接。”杨宇光说。

  庞之浩说,两艘飞船同时与空间站对接风险太大。应通过协调,让其中一艘保持较远距离跟随空间站飞行,等另一艘对接完成再靠拢。但他表示,由于货运飞船从发射到对接全程都是自动完成,要调整计划涉及到修改程序,既有技术问题也有费用问题。

  所幸,“龙”飞船已赶在“进步号”飞船抵达之前敲开了空间站的大门,避免了两个“快递员”同时登门的麻烦。

  (科技日报北京2月23日电)

相关内容

  •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北京2月15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146家国家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态势良好,“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长速度;2016营业收入预计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2月13日电(赵竹青 郭心冰 肖建军)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按流程完成了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2017年2月5日从天津港启程,经过约一周的海陆运输,于13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

  •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天线国际工作包联盟近期在华召开了反射面天线结构详细设计评审会(DDR)。中国电科54所牵头国际同行共同编制形成的天线详

  •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装置――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工程,近期实现了煤制

  • 我国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我国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王恩哥课题组围绕“原子尺度上水的核量子效应”开展研究工作,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分别发展了亚分子级分辨成像技术、单分

  •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

  •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