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技 > 医学健康

新研究或证明人类祖先多地起源:我们到底从哪里来

日期:2017-03-11 16:10:42  点击:0 
分享:

  第二看台

  我国古人类学研究领域关于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学术探讨与争论随着一系列国内外新材料新数据公布而日趋升温,受到学界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学家、研究员高星近日在北京做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我们从哪里来”为题,向30余位专家学者公布了新的研究材料和动态,试图证明有关古人类多地区进化及连续进化的论述。

  世界范围的古人类学研究由来已久,因课题庞杂、材料稀缺、技术瓶颈和研究人员主观判断等条件因素而长期处于领域狭窄化、材料碎片化、结论片面化的状态。近年来,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奋起直追,表现非凡,成果颇多,在国际学界有了赞誉可观的一席之地。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使我国在研究话语体系形成初步建构方面受到广泛关注。

  在古人类学研究领域中,进化阶段有古猿、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与现代人等专业表述,已被学界广泛共识,同时被广泛共识的还有“人类最早的祖先起源于非洲”。但目前存在争论的焦点是“现代人类即晚期智人是有别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一个新物种,大概在20万年至10万年起源于非洲。”此说认为并强调,非洲是现代人即晚期智人唯一起源地,于6万至7万年前走出非洲,并逐步替代东亚等地区原有的古老人群,包括“北京猿人”。

  研究员高星从古人类学、旧石器时期考古学和遗传学3个领域交叉研究新进展方面,公布了一系列新的研究动态和学术现状。他针对我国河北泥河湾遗址发掘新的进展,江苏中华曙猿迹象的论证,河南舞阳古人类遗迹研究,重庆龙骨坡和宁夏水洞沟古人类遗址研究等材料的系统分析,结合欧洲直立人到智人阶段尼安德特人的古基因组测序研究发现,原来被认为已经消失的东亚等地区原有的古老人群,通过4%到近20%的古基因遗存,悄悄保留在我们现代人的基因序列中。

  高星认为,以上的“出自非洲说”及“替代说”虽然在学界得到了相当部分学者的认同和市场,也有相当多的古老人群基因数据做论点支撑,但并不能代表最终的科学结论,可视为领域研究阶段性的表述。而后来居上的研究成果和新材料数据的不断被发现披露,使“多地区进化”及“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核心论述更为可靠。

  高星介绍,通过古生态学研究,人类进化并没有跳出自然选择的范围,在古人类的进化发展中,从晚期直立人以来,人类就是一个生物种群,包括中国地区在内的东亚地区自出现直立人以来,人类的进化是连续的,没有分化出新的物种,不存在演化链条的中断,其间未发生过外来人群对本土人群的替代。他强调,东亚这一地区的古老人群与外来人生过基因交流并与时剧增,明显表现出一种有序的融合关系。

  (新华社)

相关内容

  •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北京2月15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146家国家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态势良好,“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长速度;2016营业收入预计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2月13日电(赵竹青 郭心冰 肖建军)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按流程完成了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2017年2月5日从天津港启程,经过约一周的海陆运输,于13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

  •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天线国际工作包联盟近期在华召开了反射面天线结构详细设计评审会(DDR)。中国电科54所牵头国际同行共同编制形成的天线详

  •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装置――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工程,近期实现了煤制

  • 我国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我国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王恩哥课题组围绕“原子尺度上水的核量子效应”开展研究工作,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分别发展了亚分子级分辨成像技术、单分

  •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

  •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