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技 > 科技要闻

别“起大早,赶晚集”(科技杂谈)

日期:2017-03-11 16:18:15  点击:0 
分享:

  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早在13年前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在下一代互联网切换的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更需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最新发布的第三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8亿个,拥有IPv6地址21188块/32。全球的IPv4地址数已于2011年2月分配完毕,自2011年开始我国IPv4地址总数基本维持不变,IPv6地址则呈现个位数的不算太快的增长。

  “IPv6”是什么?在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3%、中国网民超过7.3亿的今天,未必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名词是指“下一代互联网”。大多数人可能也并不清楚“IPv4”是什么,它其实就代表着你须臾不能离开的当前这一代互联网。

  随着接入互联网的电脑、手机和各种机器设备越来越海量、互联网规模越来越大,会造成“入网名额”不够用的问题。好比城市中的居民越来越多,代表家庭住址的8位数门牌号已经不够用,需要12位数的门牌编号。对互联网来说,这样的变化并不那么简单,带来的是互联网基础技术体系的巨大变更,甚至有些体系近乎推倒重来。

  对普通网民来说,只要网速快、安全,网络应用和服务丰富,并不需要去弄懂具体技术细节和名词。但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基础,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和推进是政府主管部门、电信运营商和科研机构应当肩负的责任。在这方面,尤其需要创新的意识、长远的眼光,不能纠结于短期内的商业利益得失。

  严格讲,IPv6只是互联网采取的地址协议格式,之所以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或“新一代互联网”,是它和以前的IPv4一样,已经从实验室走出,成为全球学界、产业界和各国政府认可并逐步实施的新标准,是大势所趋。当前,全世界已经进入IPv6的全速冲刺时代。在中国,“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全面向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演进”、“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大规模部署和商用”等内容,也都已写入国家规划之中。

  但令人担心的是,中国在以IPv6为标志的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中,如果应对不当,可能会出现“起大早,赶晚集”的遗憾。一方面,10多年的超前研究和世界领先的实验骨干网建设,由于迟迟没有进入规模化商用,使得许多研究成果无法得到应用;另一方面,当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启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切换”,如果推进速度不够将使原本具有超前优势的我们,不得不依然站在同一起跑线,十多年的努力将可能无法换取在下一代互联网以及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的更大话语权。

  像IPv6这种新事物的推广应用考虑投入产出,是商业和市场化的必须,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新一轮全球科技创新中,仅仅只是摘果子还不够。20多年来,中国互联网蓬勃兴起,发展成为全球互联网最重要的市场和力量之一,其原因离不开一开始对成熟技术和模式的效仿,但也正是在逐步摘掉“山寨”帽子的过程中,大胆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创新开路,才壮大了自己。

  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早在13年前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在下一代互联网切换的这个关键时刻,我们需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不是相反。不妨胆子大一点、步子大一点、速度快一点,在掌握互联网关键技术话语权的同时,造福全世界。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06日 20 版)

相关内容

  •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北京2月15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146家国家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态势良好,“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长速度;2016营业收入预计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2月13日电(赵竹青 郭心冰 肖建军)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按流程完成了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2017年2月5日从天津港启程,经过约一周的海陆运输,于13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

  •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天线国际工作包联盟近期在华召开了反射面天线结构详细设计评审会(DDR)。中国电科54所牵头国际同行共同编制形成的天线详

  •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装置――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工程,近期实现了煤制

  • 我国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我国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王恩哥课题组围绕“原子尺度上水的核量子效应”开展研究工作,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分别发展了亚分子级分辨成像技术、单分

  •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

  •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