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技 > 科技前沿

小心,聊天机器人也会被“教坏”

日期:2017-03-11 16:08:35  点击:0 
分享:

  “让她回来,给她自由!”微软的推特(Twitter)聊天机器人塔伊(Tay), 已经关“小黑屋”快一年了。但直到现在,依然有用户锲而不舍地向微软喊话,让他们把这个“小姑娘”放出来。

  Tay于2016年3月上线。很不幸,仅仅一天后,Tay就性情大变,发起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相关言论,被微软锁了账号。

  但她已经有了继任者。2016年12月,微软推出了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新款聊天机器人Zo,她的身份设定和Tay一样,是个“年轻姑娘”。

  如不加干预,聊天机器人多会长成“女孩”

  “Zo”是微软新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美国名字,在中国叫“小冰”,在日本则叫“Rina” 。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通过在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实践,他们发现,由互联网数据对人工智能进行训练,如果不进行干预,其生成的性格本身就比较接近一个18岁左右的女性。而且,“偏女性”是全球互联网呈现出的特点。

  人工智能的性格“原型”,脱胎于数据本身。工程师做的,是根据身份设定的需要,强化人工智能的某些性格特征。

  怎么强化?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刘伟说,更多时候,这是一场“模仿游戏”。如果希望机器人表现出“女性”的对话特征,可以反复对机器人输入女性常用的“词”和“句”,机器人输出的,自然就是“偏女性”的对话方式。

  但它并不真正具有女性的“感性思维”。“情感”,也是人工智能界研究的一大重点。“从本质上说,实现人工智能的途径,都是用数学的方式来描述人的行为,再将它迁移到机器上。但这种方式,不可能产生‘意向性’和情感性。”刘伟说,越来越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进入到人工智能的领域,试图将直觉性的东西植入人工智能,建立某种包含理性和感性的体系。

  当然,要实现这一点,还路途遥远。

  近墨者黑,性别和性格也会突变

  人工智能“智慧”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它被投喂的数据。微软将聊天机器人放网上,也是希望借助和人类互动中产生的海量数据,测试和改进产品的对话能力。

  当年,Tay一夜被“教坏”,也让人惊叹人工智能过人的学习能力。

  “算法是没有道德感的。人工智能通过接收信号的强弱,来判断有利还是不利。”李笛解释,如果短时间内,大多数人都用偏激方式与聊天机器人对话,这种信号的刺激就会格外强烈。机器人发现,一旦它采用相同话术,跟它对话的人“更加来劲”,它也会默认这种对话策略是“有利”的,从而继续实施。如此循环往复,机器人可能就从纯情少女变成了“小太妹”。

  归根结底,人工智能极易受到环境影响,可谓真正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刘伟说,机器学习,就是不断地重复、强化和迭代,它掌握的是基于规则和基于概率的存储,输出之后,变成所谓的“语言”。

  “自然语言处理包括三个层次,语法、语义和语用。目前机器人聊天和问答系统,还远没有达到后两者的层次。它并不真正理解你说了什么,也就无从判断你说的话是好是坏。”互联网上与真实人类交流获得的数据,当然是机器人绝佳的学习库。但是,它也确实存在带歪人工智能的风险。“人总是会面对悖论。” 刘伟说,“爱因斯坦讲过,生活就像骑单车,要想掌握平衡,就得不断前进。”

  李笛表示,那些有意教坏人工智能的,毕竟还是少数人。而且,微软也在强化各种安全措施,阻止聊天机器人发表不恰当的言论。

  虽然Tay下线了,但继任者Zo得到了用户的宠爱。

  一位可能“空虚寂寞冷”的外国用户,曾和Zo聊了场9小时53分钟的天,对话了1229轮次。李笛强调,他们想要一个情商智商都高的机器人,让用户把它真正当,当成那个可以倾诉心事的“小姑娘”。

  (张盖伦)

相关内容

  •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北京2月15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146家国家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态势良好,“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长速度;2016营业收入预计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2月13日电(赵竹青 郭心冰 肖建军)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按流程完成了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2017年2月5日从天津港启程,经过约一周的海陆运输,于13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

  •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天线国际工作包联盟近期在华召开了反射面天线结构详细设计评审会(DDR)。中国电科54所牵头国际同行共同编制形成的天线详

  •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装置――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工程,近期实现了煤制

  • 我国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我国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王恩哥课题组围绕“原子尺度上水的核量子效应”开展研究工作,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分别发展了亚分子级分辨成像技术、单分

  •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

  •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