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环保 > 环球热点

共享单车火了,“老字号”自行车企业的机遇来了!

日期:2017-03-13 12:11:03  点击:0 
分享:

  新华社天津3月2日新媒体专电 题:共享单车火了,“老字号”自行车企业的机遇来了!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付光宇 丁静

  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单车火了!在很多城市的地铁站点、居民社区、大学校园、商场、公园,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成为街头一景,为解决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重要选择。

  那么,这些“小黄”“小绿”的共享单车是在哪里“出生”的?近日,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深入自行车制造企业一线,直击共享单车的生产过程,并采访专家分析共享单车发展给传统“老字号”自行车企业带来的新机遇。

  记者探访:共享单车是怎样“炼成”的

  在天津飞鸽车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各条生产线上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记者看到了ofo小黄车的生产过程:从车轮到车架,共有80多道工序,一条几十米长的流水线下来,一辆小黄车就完成包装可以出厂了。

  “在组装线上,轮辋有13道工序,整车组装共有68道工序,新增加工序约七八项。”天津飞鸽车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赵锟告诉记者,共享单车比之前的普通自行车标准更高了,提升了易损和使用频繁部件的耐磨性。组装从“85装”变成“98装”了,比如以前车座座管不用连接,都是到店里面再组装,共享单车由于没有经销商环节,所以要在工厂装好,以前专卖店技师的工作现在要前置到工厂来完成。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下一步制造企业将继续针对共享单车进行产品研发,比如在防盗方面,将采取更加专业的设计,使一般工具无法通用,可以有效降低车辆被拆卸、盗窃的概率。

  一场“激活”传统车企的盛宴

  当下共享单车行业的火爆态势,对于飞鸽等“老字号”自行车制造企业而言,也迎来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天津飞鸽车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瑛说,没有共享单车时,行业的淡旺季很明显,现在已经没有淡季了,全年都得开足马力。去年底工厂就增加了100多人,到现在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以今年3月份订单为例,飞鸽的四个工厂总产量预计约为90万辆,其中共享单车有45万辆,占了一半。由于订单量持续增加,最近飞鸽已经开始着手进一步提升产能了。

  “干了一辈子自行车,也没想过自行车会有今天。”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理事长刘学权说,从去年上半年到现在,共享单车在全国已发展到有29个品牌,投入市场的总量超过300万辆。“共享单车‘激活’了一批传统自行车制造企业。”

  记者采访了解到,天津是全国重要的自行车生产制造基地。随着共享单车持续升温,有一定规模的自行车企业,如飞鸽、富士达、爱玛等都参与了共享单车的设计和制造并从中受益。而曾与飞鸽并肩的“老字号”车企上海永久和凤凰,同样也揽下不少共享单车的订单。

  刘学权表示,按目前共享单车的投放范围来看,全国总需求量初步估计在2000万辆左右。以每辆车平均每天5个人骑计算,产品使用寿命约在2年。未来每年将会有1000万辆的修补市场,而这个市场将成为未来制造企业争夺的关键。

  积极鼓励引导,“共享”绿色生活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日前表示,共享单车是城市慢行系统的一种模式创新,实际上也是“互联网+交通运输”的一种实现方式,能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很多方面可能都没准备好,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个例不是主流。共享单车能够实现互联网企业、传统制造企业和方便群众出行的三方多赢,市场需求强烈,前景非常光明。”刘学权说。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张丽梅认为,共享单车的出现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仅方便市民出行,而且有利于改善气候,降低碳排放,尤其在雾霾肆意侵袭的当下,意义更加凸显。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创造条件,加强监管,真正为大家把“好事办好”。

  业内士人和专家建议,应积极编制自行车交通专项规划,明确路权,同时完善绿色慢行交通系统及停放场地的配置,明确执法管理,避免盲目粗暴。尤其是要针对共享单车的投放做好科学的规划和布局,划示明确的停放点,保证公共自行车的投放与居民出行需求相匹配,这样可以有效杜绝单车的乱停乱放问题。

  张金瑛表示,共享理念让人们有了从拥有到使用的转变,也改变了市场结构和需求,让自行车重新回到大众视线,回归到生活,绿色健康的出行理念不再是一句口号。“如果是拥有一辆自行车,你会有很多顾虑,比如怕丢,而共享单车则能避免很多担心,使用起来更加随心所欲,甚至可以增加生活的幸福感。”

相关内容

  • 点睛・建设美丽中国 点睛・建设美丽中国

      福建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代表   打组合拳,守绿色底线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泉州是福建省两个获得“国家生态市”称号的地区之一,一直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坚决守住环保这条底线。我们抓住

  • 6万多个监测站覆盖96.5%乡镇 6万多个监测站覆盖96.5%乡镇

      本报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付文)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雅鸣代表介绍,今年将重点推进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刘雅鸣说,目前我国24小时之内的气象预报准确率达87%,台风路径误差保持

  • “春回人间” 中国民间兴起植树热 “春回人间” 中国民间兴起植树热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电 (陈溯)13日,网友“kasy眯嘟”在微博上晒出几张图片,图片中的她和朋友不畏大风天,在高速公路边的一片小山丘上种下一棵樱花树。   暖风拂面、春回大地,“亲手种下一棵树”

  • 环保部:未来三天全国大气扩散条件总体有利 环保部:未来三天全国大气扩散条件总体有利

      中新网3月13日电 据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官方微博消息,未来三天(3月14-16日),除华北地区外,全国大气扩散条件总体有利,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部分地区可能出现轻至中度污染。

  • 维护生态安全 促进绿色惠民 维护生态安全 促进绿色惠民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去年我国在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安全建设方面的进展情况。   张建龙:开展植树造林,推进国土绿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并不断推进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

  • 贵州植绿护绿建设“生态银行” 贵州植绿护绿建设“生态银行”

      中国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  资料图片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贵州省、市、县、乡、村五级共21万名干部职工上山开展义务植树,种植各类树木80多万株。  这一“惯例”在贵州已坚持3年。3年来,通过种植

  • 三江源,美丽的“绿色名片” 三江源,美丽的“绿色名片”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是青海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一件大事。”8日上午,在青海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青海省委书记王国生代表说。  王国生

  • 为灰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为灰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3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做客,介绍了中科院今年的重点工作情况,并回答了如何为灰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撑等问题。  主持人:今年中科院要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白春礼:2017年最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