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亦君) 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卫计委联合召开通报会,通报了人民法院依法惩处涉医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相关情况,同时公布5起涉医犯罪典型案例。
据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介绍,2016年,第三方人民调解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主渠道,全国有7万多家医疗机构参加了医疗责任保险,在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全国医疗纠纷和涉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明显减少,医疗纠纷数量和涉医违法犯罪案件数量实现连续3年“双下降”势头,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患者就诊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据最高法刑事审判第五庭副庭长马岩介绍,2016年,全国医疗纠纷案件较2015年下降6.7%,人民法院受理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下降7.5%,涉医违法犯罪案件下降14.1%。
2016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医疗损害赔偿案件20833件,其中调解结案6489件,撤诉3572件。
“在审判工作中,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对暴力医、伤医等严重涉医犯罪依法从严惩处。”马岩表示,2014年,最高法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对六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一是依法严惩无端猜疑,蓄意报复,采取暴力手段故意害、伤害医务人员的犯罪。二是依法严惩报复医务人员亲属的犯罪。三是依法严惩在医疗机构违规停尸、私设灵堂、悬挂横幅、堵塞大门等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严重影响广大患者就诊权益的犯罪。
据介绍,最高法目前正在起草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有关司法解释,将对此类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更加具体、明确的规定,确保法律正确统一实施。
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为方便残疾人入学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残疾人教育的保障和支持,有哪些规定?日前,国务院法制办、教育部的负责人就有关问题接受本报记者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74号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1994年颁布施行的《条例》对保障残疾
2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对红十字会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员表示,修订草案经过两次审议修改,总体上比较成熟。 “这次红十字会法的修订,对现行法起到了补充
本报郑州2月22日电 (记者任胜利)记者20日从河南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年以来,河南省民政厅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全程网上公示,实现了社会组织网上年检。 据了解,河南省
本报贵阳2月22日电 (记者郝迎灿)贵州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特困供养内容、形式、标准,其中基本生活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
编者按:2月15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已经实施近11年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大修全面启动。 征求意见稿将行政拘留的执行年
“帮教、监护、观护、心理干预等社会支持体系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方面的工作效果。”在日前召开的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云南省人大代表、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林智仁)福建省厦门市市政园林局近日出台了《厦门市自行车停放区设置指引(试行)》,对共享单车的停放区域作出了“九准九不准”的停放要求。 根据该规定,厦门城市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