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马洲湿地(图片来自港媒 林良坚 摄)
一边是落马洲口岸,一边是濒危动物――黑脸琵鹭等候鸟栖息的落马洲湿地。落马洲支线口岸繁荣发展,落马洲湿地里的候鸟繁衍生息。口岸与湿地各自独立、互不干扰又生息相连,休戚相关。
落马洲位于元朗区东北面,是一个贴近港深边境的地区。此处原是一小山岗,1989年在此建成落马洲口岸,成为与内地间的公路通道之一。2007年8月15日,落马洲地铁站启用。
落马洲湿地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发展与环保是如何在落马洲这块土地上共存的?落马洲湿地的保育,不仅有充裕资金的支持,保育团队更在改善候鸟觅食筑巢环境等细节处下足了功夫。
特区政府多年前出台规定,若发展商因为规划而破坏湿地必须做出补偿。据港媒报道,港铁自2007年接管落马洲湿地,为做好湿地保育,每年投入管理费约350万元港币。
灰背椋鸟。
落马洲湿地的保育团队在保障候鸟的饮食及改善生存环境上也是蛮拼的。港铁基建维修总经理黄永健接受港媒采访时介绍,保育团队设有9名专家小组提供顾问,30多名承办商工作人员全职管理,不断改善环境吸引候鸟过冬。
饮食方面,保育团队每周一次往池塘内倾倒约一吨重量的鱼,秋冬季节每条鱼身大约要求有10cm长,春夏繁殖季节更会选择在15cm以上的鱼,确保食物供应量。
而生存环境方面也很讲究,池塘管理工人每日用水泵抽水制造人工退潮,池塘堤坝改建成倒梯形,有别于商业渔塘的长方形,塘内还放置“人工岛”浮台,方便雀鸟捉鱼。工人会定期种植果树,清除杂草、福寿螺及红火蚁等。
到了候鸟繁殖季节,湿地的树上会放置假鸟模型,希望以此吸引“同类”落脚。目前在树干上挂了119个为灰背椋鸟(注:一种珍稀鸟类)而设的人工巢箱,2010年起有超过100对进驻,占用率达94%。为免惊动雏鸟,工作人员还自制了类似医疗内窥镜的仪器,以管状镜头伸入鸟巢。
如此多的珍稀鸟类,是不是有不少人想去看看?不过,大家可能要失望了。因为目前落马洲湿地并没有对外开放。每年也只安排三次团体参观。公众只能透过落马洲站观鸟区望远镜观察湿地的候鸟。
候鸟对声音和闪光特别敏感,落马洲地铁站外围特意设置了隔音屏障,月台设计也没有面向湿地。
黑脸琵鹭。
来自港媒的数据显示,落马洲湿地现在面积约32公顷,有超过260种候鸟落户于此,比十年前多了近40种。其中白色的苍鹭和黑色的鸬鹚占多数,今年一月份还录得300只濒危黑脸琵鹭;棉凫、绿翅金鸠、红胸姬l去年首次到访落马洲湿地;在南方罕见的白额雁、小白额雁、白腹毛脚燕首次在被发现也是在落马洲湿地。
港铁委托独立专家小组监察湿地保育成效,每半年开会一次。成员之一、大学地理系副教授吴祖南表示,落马洲湿地现时环境已远超当年兴建地铁落马洲支线时环评的补偿要求,连少有的北方雁鸟都选择此处,证明落马洲湿地已经成为成功平衡发展和保育的模范。(林良坚综合整理)
本报1月18日电 (记者张庆波、陈然)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18日在立法会发表2017年施政报告,强调将继续秉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施政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共融。他寄语社会利用“一国两制”的独特双
1月18日电 特区政府2017年施政报告提出,特区政府将于2017年上半年公布大屿山发展和保育蓝图,方向是“北发展南保育”。 报告指出,北大屿山将作经济及房屋发展,包括机场北商业区、东涌新市镇、港珠澳
1月18日电 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指出,为应对气候变化,特区政府拟决定降低排碳强度,计划于2030年将排碳强度由2005年的水平减低65%至70%。 梁振英说,特区政府成立了气候变化基
说到反贪腐,人们常常理解为是针对公职人员的行为。近日,反贪机构廉政公署(ICAC)的一起执法行动却将矛头对准了私营机构,29名银行雇员因涉嫌收受贿赂,泄露客户资料而被拘捕。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
特区政府20日公布最新推算,未来十年(即2017/18至2026/27年度)的总房屋供应目标维持为46万个单位,但现时可供兴建公营房屋单位的土地仍然不足,4.4万个公营房屋单位仍未觅得土地建屋。
澳门12月16日电(记者苏宁)澳门特区政府和珠海市政府今天上午在珠海横琴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自12月20日起,首阶段澳门机动车入出横琴措施的实施内容、管理细则和手续流程。符合条件的澳门机动车所有人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洪少葵 摄 中新网12月15日电 当地时间14日,美国联邦储备局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0.5%至0.75%的水平。据《星岛日报》网站报道,特区署理财政司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查文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13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潮州商会参访团全体成员。 俞正声指出,潮州商会是“百年老会”,始终坚持爱国爱港立场,为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