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吸引各界眼球的万科股权之争为代表,去年中国房地产业内兼并重组事件频繁发生。
中国指数研究院2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境内外完成并购案例197起,涉及金额4014亿元(人民币,下同),房企兼并重组数量和规模快速上升。包括恒大、融创和阳光城等在内的知名房企并购动作频频。
受宏观经济下行和地价上涨的双重压力影响,房地产行业内优胜劣汰机制愈加明显。
以并购方式弥补拿地不足是房企参与行业内并购的重要动因。
去年3月,中海地产通过收购中信旗下中信地产和中信泰富的部分住宅物业组合(项目主要分布在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其他区域),扩大了其在一线及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310亿元的交易金额也使之成为中国房地产史上规模最大的并购案例。
中指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300个城市各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每平方米1904元,同比上涨40%,其中住宅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每平方米3349元,同比上涨53%。一二线热门城市更是高价地频出,土地出让单价记录被不断刷新。
房企拿地难度和成本上涨,于是除了在资本市场融资外,兼并重组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新途径。通过收购房企股权参股目标企业,有利于企业快速布局核心城市,提高销售业绩。
如:融创去年以43.94亿元的价格收购莱蒙国际位于三河、燕郊、上海、南京、杭州、深圳及惠州的7个项目公司的所有股权,打开了进入深圳和环京楼市的大门;恒大也在频繁并购中获取大量优质资源,去年恒大业绩超过万科成为行业第一。
去年房地产行业市场关注度较大的并购案还包括:万科128.7亿元收购印力集团;保利收购中航地产9个项目;绿地51.63亿元入股协信;金科收购青岛海尔地产在山东的三个项目等。
中指院分析称,通过兼并重组,大型房企正逐渐成为体量较大的巨无霸企业,许多中小房企则因资金和实力不足面临“项目荒”的尴尬局面,“玩不转”的部分房企将加速退出市场,行业格局将被重构。(完)
讯 3月10日,备受关注的首批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今日正式落地,与上海交易所对外公布受理两单PPP资产证券化仅相隔两日。 据上交所官方网站显示,华夏幸福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PPP项目供热收费收益权
继年初对违规聚合支付清理整顿之后,央行对此再次发文,这次是利好消息。 记者从支付机构得到确认,央行下发的《关于持续提升收单服务水平规范和促进收单服务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
房企有无增长极限?这几年来,楼市调控几经起伏,既有倒在黎明前夜的,也有逆市高增长的。 2013年,碧桂园进入千亿房企阵营,2016年成功跨越3000亿元大关。今年前两月,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数
近期,多家公司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取消交易所债券发行。 上交所信息显示,2月22日,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50亿元小公募、50亿元私募债等公司债状态为“中止”;2月21日,四大AMC之一东方资产
无论何时何地,产品始终都是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所有企业最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那么该如何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呢?简单来说,无非有两个途径:一是产品创新,二是产品线开发。
2月18日,武汉国土局挂牌出让四宗商服用地以及一宗商服、公园与绿地用地,总起价19.07亿元。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出让公告,位于江岸区二七沿江商务核心区北片的P(2017)026号地块是该批挂
2月17日,宁波公开出让位于镇海区庄市街道的两宗宅地,均被万科揽获,两宗地面积共约6.16万平方米,成交总价约8.62亿元。 其中,镇海庄市街道ZH06-02-25地块,土地面积约3.60万平
2月16日,佑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公告,拟下调收购长沙物业项目总代价及配售股份,并更改公司名称为福晟国际。其中就收购福晟于湖南省长沙市多个物业项目的总代价下调至15.11亿港元。 观点地产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