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月23日电(徐倩)买酒店式公寓的张然(化名)后悔了。
一年前,被限购的张然购买了绿地・峰尚汇项目中的一套小户型的酒店式公寓,一年后,绿地・峰尚汇项目就出现在了上海闵行区“类住宅”项目的整顿名单中。
人民财经调查发现,绿地・峰尚汇项目张贴了来自上海市闵行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类住宅”专项整治联合告知书》,要求其接到告知书15日内自行整改至规划许可核准的方案,恢复商办用途,拆除具有居住功能的插层、隔墙、上下水和燃气管线等设施。
然而,令张然和绿地・峰尚汇项目业主困惑的是,该项目已经于2016年10月14日交房,小区500多户业主中,有300户以上正在装修或者已经入住,没想到,也要面临被整改的命运。
绿地・峰尚汇项目业主们一致认为:“既然项目已经交房,就不应该再纳入被整顿的范围。”
事实上,违规的绿地・峰尚汇项目并非个案,以闵行区为试点,上海市已经开始集中清理核查商业办公项目,部分违规销售、擅自改建的商办项目正在整顿中。
绿地・峰尚汇项目已经张贴《“类住宅”专项整治联合告知书》。 徐倩/摄
商住“急刹车” 不再新增“类住宅”
今年1月7日,上海住建委就发布了集中清理核查商业办公项目并暂停此类项目的网上签约通知。目前,上海共有128个商住项目被暂停销售(不含金山区)。
据人民财经了解,目前,上海针对违规商业办公项目的整改工作仅是以闵行区作为试点,尚未在全市范围内展开。
此前,一份网上流传出的《闵行区“类住宅”分类处置总体工作方案》显示,闵行区政府将对15个商办项目进行限期整改。这些物业分为三类:“已销售已验收未入住”、“已销售未竣工验收”和“在建未预售未验收”。
也就是说,只要项目方还未组织业主集体入住,他们的物业将进入整改范围,已经集体入住的项目将不在整改的范围内。但是,对于“集体入住”的判断标准,上述方案并未明确,类似绿地・峰尚汇项目“已交房已验收、部分业主已入住”的情况官方也未有界定说明。
绿地・峰尚汇项目。 徐倩/摄
业主转手难 开发商入市计划搁浅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从未来政策面发展趋势来看,本次类住宅整治并非短期政策,今后不再会有商业办公用地打擦边球做‘类住宅’的做法。市场只会有住宅、商业、办公,届时,过去是类住宅的项目整改完后会正式发放(商业办公的)预售许可证,达到这样的条件的项目才能正常销售。”
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称:“目前,商住产品的交易量明显下滑,甚至业主也有一些有过退房的考虑,毕竟目前对于没有入住的物业来说,都要纳入到违建改造的目标体系中。”
已购买松江一商住项目但是尚未交房的刘女士担忧:“如果项目不再有居住功能的话,除了自己不能住之外,将来转手也很难。”
此外,对于开发商来说,这也将是一个噩耗。2016年,上海房企的销售业绩上,有13家房企的商办类销售金额占其整体销售金额的一半以上,最高占比达96%。其中,上海昊川置业有限公司、宝龙地产和恒基兆业占比达到九成以上。对这些企业来说,类住宅产品如果在商办项目中占比过大,则产生的不利影响也越大。
一位沪上开发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商办项目已经暂停出售,公司尚未有具体对策,还在观望政策的动向。按照原计划,今年二季度还会有商住项目推出,但是,目前处于搁浅状态。”
讯 3月10日,备受关注的首批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今日正式落地,与上海交易所对外公布受理两单PPP资产证券化仅相隔两日。 据上交所官方网站显示,华夏幸福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PPP项目供热收费收益权
继年初对违规聚合支付清理整顿之后,央行对此再次发文,这次是利好消息。 记者从支付机构得到确认,央行下发的《关于持续提升收单服务水平规范和促进收单服务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
房企有无增长极限?这几年来,楼市调控几经起伏,既有倒在黎明前夜的,也有逆市高增长的。 2013年,碧桂园进入千亿房企阵营,2016年成功跨越3000亿元大关。今年前两月,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数
近期,多家公司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取消交易所债券发行。 上交所信息显示,2月22日,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50亿元小公募、50亿元私募债等公司债状态为“中止”;2月21日,四大AMC之一东方资产
无论何时何地,产品始终都是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所有企业最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那么该如何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呢?简单来说,无非有两个途径:一是产品创新,二是产品线开发。
2月18日,武汉国土局挂牌出让四宗商服用地以及一宗商服、公园与绿地用地,总起价19.07亿元。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出让公告,位于江岸区二七沿江商务核心区北片的P(2017)026号地块是该批挂
2月17日,宁波公开出让位于镇海区庄市街道的两宗宅地,均被万科揽获,两宗地面积共约6.16万平方米,成交总价约8.62亿元。 其中,镇海庄市街道ZH06-02-25地块,土地面积约3.60万平
2月16日,佑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公告,拟下调收购长沙物业项目总代价及配售股份,并更改公司名称为福晟国际。其中就收购福晟于湖南省长沙市多个物业项目的总代价下调至15.11亿港元。 观点地产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