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传媒 > 媒介素养

刘长乐:建议成立国家级国民素质教育提升机构

日期:2017-03-13 09:59:19  点击:0 
分享:

北京3月10日电 今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多名政协委员就有关议题作大会发言。

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作了题为《提高国民素质重在道德引导和法治规范》的发言。刘长乐表示,当前,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已确定为“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公民素质教育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缺少总体推进的战略与方法。为更好贯彻这一国家意志,建议成立国家级国民素质教育提升机构,该机构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和长期性,负责打造与完善国民素质教育体系,量身订制素质教育的覆盖面和重点方向,将素质教育内容列入中小学课本,负责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的协调配合,促进舆论宣导工作,并定期对整体文明程度和教育效果作出评估。

发言全文如下:

从事新闻行业,使我有机会访问许多国家,中国崛起、中国贡献和中国文化的激荡,让世界更加绚烂多姿,让全球华人倍感荣耀。但是,快速发展与成长也有烦恼,比如近几年出境游出现井喷,去年增至1.22亿人次,蝉联世界冠军。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国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屡屡见诸报端。2014年,习近平主席出访马尔代夫时也叮嘱道:“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

近年来,我们国家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卓有成效,遭人诟病的不文明行为显著减少,但我们仍要看到,世界是以传统礼仪之邦、现代文明大国的标准和尺度来看待中国、要求中国游客的,我们的国民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提高国民素质要强化教育体系和道德规范的力量。文明理念的确立和文明行为的养成,是社会高度文明与为政者通达天下相契合的体现。当前,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已确定为“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公民素质教育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缺少总体推进的战略与方法。为更好贯彻这一国家意志,建议成立国家级国民素质教育提升机构,该机构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和长期性,负责打造与完善国民素质教育体系,量身订制素质教育的覆盖面和重点方向,将素质教育内容列入中小学课本,负责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的协调配合,促进舆论宣导工作,并定期对整体文明程度和教育效果作出评估。

强化社会道德约束力还需恩威并重,“威骇”作用也不能忽视。以前,控烟有三难:劝阻难、执法难、罚款难。《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后,餐厅、影院、酒店里宣传警示和举报电话随处可见,违反者个人将被处以高额罚款。这样的警示牌令人印象深刻,使劝阻者有了底气,举报者有了目标,执法者有了依据,使首善之区的文明形象得以彰显。

其次,文明法规要成为社会文明的引领者。俗话说,狠制度是被坏行为逼出来的。用法规治理文明痼疾的狠劲儿,可以有效地引领文明的进步。比如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黑名单”制度实施后,为旅游的不文明行为画出一条红线,约束作用明显强化。去年的一项专业调查指出,我国公民海外旅游的不文明行为正在大幅减少。酒驾是文明痼疾,治理多年,效果不彰。自2011年“醉驾入刑”正式实施后,虽然只增加了“入刑”二字,但效果立竿见影,酒驾醉驾得到有效遏制,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抵制酒驾醉驾的文明意识得到较大提升。

第三,文明立法还需要深达骨髓的细致、严谨和渗透。文明是由细节构成的。人们很难想到,在德国,钓鱼也有详细的法律规定,钓鱼者需要考取钓鱼证并携带在身,每次垂钓只能用一根鱼竿,还要携带一把尺子,钓到的鱼如果小于一定尺寸必须放生。

还有餐桌浪费问题,也许人们觉得自己掏钱买的食物,自己有权随意处置,但在德国这是违法行为,有钱也不能任性。曾有中国游客在德国餐厅用餐,因剩余过多,被举报并遭受罚款。理由是: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有数据表明,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建议我们的文明法规进一步深入拓展,覆盖到餐桌浪费、垃圾分类这些难以管理的领域。

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是一项浩大的心灵工程,更是一项浩大的法治工程,我们不妨在道德引导的同时尽力做到依法治人,使公民由对文明法条的被迫遵从逐渐转化到将其内化为道德准则,从而无愧于我们的大国形象。

相关内容

  •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3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推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以下简称《战略》),首次向国际社会阐释了中国参与国际网络空间合作的原则、目标和计划。《战略》展现了中国网络政策的透明度,有利于引领国际网空治理走

  • 中国倡导网络领域合作共赢 中国倡导网络领域合作共赢

      3月1日,中国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下文简称《战略》)。这是继《网络安全法》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之后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对中国今后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外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战略》

  • 新闻用户关切点众筹刍议 新闻用户关切点众筹刍议

      核心阅读   ★准确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关切点,才能在当今新旧媒体竞争融合的时代大变局中掌握话语权,勇立引导舆论的潮头。运用众筹模式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其本质是创新。众筹要抓关键,形式要灵活多

  • 剪纸动画与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承 剪纸动画与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承

    摘 要:剪纸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传统艺术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早在五、六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首创了剪纸动画,将这一传统艺术搬上了动画的舞台。反观今日,很多传统艺术都淹没在信息社会中,渐渐变

  • 春节文化符号的视觉影像传播 春节文化符号的视觉影像传播

    摘 要:春节作为民族认同感的象征,蕴含了人类深厚的情感,具有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符号形式,其中蕴含深厚的所指文化内涵,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播功能。本文以春节文化中可见的视觉符号为研究依据,在符号学的视域下

  • 浅析“十七年”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浅析“十七年”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摘 要: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在“年”期间曾出现了一波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热潮。本文首先就文学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态之间密切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对“年”这一特殊时期的电影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进行概述

  •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媒课堂教学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媒课堂教学

    摘 要:讲授、笔记是中国的传统教学方式,当下新媒体时代多种新技术的引入,学生主体人格尊严的被动要求,导致传授双方都需要更平等的交流互动模式。传媒教学课堂作为接触新媒体的前沿场所,理应成为新媒体技术应用

  •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摘 要:深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研究对云南向其周边辐射国家文化特性及媒介生态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强化实践经验的积累,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