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冲锋衣、脚踏运动鞋,左手稳定器、右手麦克风、腰别WI-FI盒,脖挂照相机、背上上网本……这是两会上,全媒体记者的标准采访姿势。
三脚架、稳定器、自拍杆,大麦克、小麦克、无线麦,手机1号、手机2号、录音笔,WIFI盒、传输线、充电宝、补光灯、话筒套、笔记本,还有录音笔和相机!听起来就觉得沉重的装备,如今基本可以压缩在一个背包里。
今年,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全媒体设备全面向“轻、薄、小、移动”转型,比如,今年的“MINI话筒”简直是采访必备“神器”:拇指长的袖珍话筒,可以直接揣在兜里。全媒体记者“腰缠万包”、负重奔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装备的轻便化,使我们在移动拍摄、抢占机位的时候总能一马当先。
由于装备轻便,记者们身上还有空间留给自备“神器”。比如我,特意花了二十几个“大洋”准备了“补光小神灯”:巴掌大一个充电灯后面挂了个小夹子,可以直接夹在手机上。从此以后,我不再受光照限制,“围猎范围”大大增加,哪怕昏暗电梯里都能清晰捕捉到委员们的每一个表情。
新闻战场上,会使用“武器”只是入门功课,能根据实地情况娴熟切换各种武器的记者才有可能赢得战役。
“娴熟”二字,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知道,仅手机架的应用就有种种讲究:报道部长通道,要带稳定器方便移动拍摄;驻地采访委员,一定要带自拍杆,方便自己入镜采访。日程、场地、光照、对象和采访形式……娴熟掌握设备,实质上体现的是记者对采访细节的全面、精准的把控。
除了勤修外功,苦练内力自然也必不可少。全媒体记者不仅是记者,更是直播员、主持人、评论员、编辑、摄像师……
多元化的身份定位,使得开工前就必须围绕议程、热点、焦点进行多元化准备:每一场发布会前,我都会统计近5年同主题的发布会中的委员和观点,还有他们的背景履历、履职状况。每一场小组讨论之前,除了了解委员的姓名、职务,还必须划出一部分重点委员去了解他们的专业建树、往年提案、近期接受采访的核心内容,甚至要考虑他们容易接受的采访形式……作为全媒体记者,既然熟悉视频、音频、直播、文字、组图等各种采访形式,就应该把这些都考虑到采访过程中去,让委员在自己熟悉的采访环境内放松自己、打开话匣。
通常,两会上的明星委员会被一群记者围堵采访。大家拿着雷同的内容,出稿快慢就变得至关重要。每次围堵采访后,我会迅速窜到一个阴暗安静的小角落,掏出手机插上耳机认真检查画面音频是否合格。然后,一边将手机接上电脑迅速将采访视频回传后方,一边开始整理文字出稿,再从视频中截取画面图片推送后方。
两会是一场春天的盛事。全媒体发展势不可挡。随着技术手段不断更新,设备不断迭代,团队的合作日趋完善,我们也必将在两会的春风中加速奔跑。
3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推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以下简称《战略》),首次向国际社会阐释了中国参与国际网络空间合作的原则、目标和计划。《战略》展现了中国网络政策的透明度,有利于引领国际网空治理走
3月1日,中国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下文简称《战略》)。这是继《网络安全法》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之后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对中国今后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外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战略》
核心阅读 ★准确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关切点,才能在当今新旧媒体竞争融合的时代大变局中掌握话语权,勇立引导舆论的潮头。运用众筹模式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其本质是创新。众筹要抓关键,形式要灵活多
摘 要:剪纸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传统艺术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早在五、六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首创了剪纸动画,将这一传统艺术搬上了动画的舞台。反观今日,很多传统艺术都淹没在信息社会中,渐渐变
摘 要:春节作为民族认同感的象征,蕴含了人类深厚的情感,具有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符号形式,其中蕴含深厚的所指文化内涵,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播功能。本文以春节文化中可见的视觉符号为研究依据,在符号学的视域下
摘 要: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在“年”期间曾出现了一波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热潮。本文首先就文学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态之间密切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对“年”这一特殊时期的电影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进行概述
摘 要:讲授、笔记是中国的传统教学方式,当下新媒体时代多种新技术的引入,学生主体人格尊严的被动要求,导致传授双方都需要更平等的交流互动模式。传媒教学课堂作为接触新媒体的前沿场所,理应成为新媒体技术应用
摘 要:深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研究对云南向其周边辐射国家文化特性及媒介生态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强化实践经验的积累,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