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传媒 > 广播影视

抗战旧剧被翻出"雷人"情节 "包子雷"已是过去时

日期:2017-03-13 09:56:00  点击:0 
分享:

  放进嘴里的包子,拿出来一扔,瞬间就炸了。别意外,这不是科幻片,而是发生在国产剧《敌后便衣队传奇》中的奇葩场景。最近,这部拍摄于2011年的老剧突然被翻出,引发人们对抗战雷剧的再次关注。不过,在如今国产剧市场上,这种现象已成过去时。

  通过查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产剧备案登记,记者发现,抗战剧在所有类型剧集中所占比例非常小。2017年1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03部、4095集,其中抗战剧所在的近代革命题材11部、420集,仅占总类型比例的10.26%,位列当代都市题材和古代传奇题材之后。而在2012年时,主管部门共审批近代题材电视剧303部,其中抗战剧所在的近代革命题材数量过半;横店影视城共接待剧组150个,其中48个剧组涉及抗战题材。

  其实,《敌后便衣队传奇》所代表的抗战雷剧时代,已成为一段特殊的记忆。类似剧中出现的“入口可吃,出手能炸”的“包子雷”情节,在当时的抗战剧中并不少见。饰演“包子雷”发明者马洛的演员时光坦陈,剧中角色在历史上有过人物原型,之所以在剧中出现这种反常理的剧情,是想展示民间的抗日英雄们“谈笑用兵的状态”,但当初对这种积极昂扬的斗争精神确实进行了演绎,拍摄手法有些夸张。

  尽管在他拍摄该剧的2011年还未有“雷剧”一说,但不得不说,这些“老梗”能在播出5年后被网友翻出,实在是其雷人程度“震慑”了众人。不过,抗战雷剧泛滥最终引来了主管部门的重视与调控。2013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对各卫视提出明确要求,对卫视电视剧黄金档已报排播的抗战题材剧进行重审和甄别,对存在过度娱乐化的抗战剧进行修改,同时对以严肃态度进行创作的抗战剧给予鼓励和支持。在这种政策导向下,当时就有部分卫视主动撤播了一些抗战雷剧。

  “抗战剧这阵风现在已经刮过去了。”制片人谢晓虎透露,以前最喜欢买抗战剧的电视台莫过于地面频道,通俗又洒狗血的抗战剧往往收视率还不错,成本也相对较小,但近两年地面频道整体发展式微,能够开给抗战剧的价码已从一集四五十万元掉到了三十万元一集,“拍法上太雷了不好过审,太正了又没人看,慢慢地制片方拍得就少了。”这个结果或许可以让被“包子雷”惊吓到的观众放宽心,“包子雷”虽雷,所幸它已是过去时了。(记者 李夏至)

相关内容

  •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3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推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以下简称《战略》),首次向国际社会阐释了中国参与国际网络空间合作的原则、目标和计划。《战略》展现了中国网络政策的透明度,有利于引领国际网空治理走

  • 中国倡导网络领域合作共赢 中国倡导网络领域合作共赢

      3月1日,中国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下文简称《战略》)。这是继《网络安全法》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之后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对中国今后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外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战略》

  • 新闻用户关切点众筹刍议 新闻用户关切点众筹刍议

      核心阅读   ★准确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关切点,才能在当今新旧媒体竞争融合的时代大变局中掌握话语权,勇立引导舆论的潮头。运用众筹模式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其本质是创新。众筹要抓关键,形式要灵活多

  • 剪纸动画与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承 剪纸动画与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承

    摘 要:剪纸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传统艺术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早在五、六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首创了剪纸动画,将这一传统艺术搬上了动画的舞台。反观今日,很多传统艺术都淹没在信息社会中,渐渐变

  • 春节文化符号的视觉影像传播 春节文化符号的视觉影像传播

    摘 要:春节作为民族认同感的象征,蕴含了人类深厚的情感,具有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符号形式,其中蕴含深厚的所指文化内涵,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播功能。本文以春节文化中可见的视觉符号为研究依据,在符号学的视域下

  • 浅析“十七年”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浅析“十七年”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摘 要: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在“年”期间曾出现了一波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热潮。本文首先就文学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态之间密切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对“年”这一特殊时期的电影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进行概述

  •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媒课堂教学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媒课堂教学

    摘 要:讲授、笔记是中国的传统教学方式,当下新媒体时代多种新技术的引入,学生主体人格尊严的被动要求,导致传授双方都需要更平等的交流互动模式。传媒教学课堂作为接触新媒体的前沿场所,理应成为新媒体技术应用

  •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摘 要:深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研究对云南向其周边辐射国家文化特性及媒介生态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强化实践经验的积累,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