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传媒 > 传媒教育

新《射雕》逆市场而为踏行业正道 有风险更有收获

日期:2017-03-13 10:00:31  点击:0 
分享:

  目前新版《射雕英雄传》(以下简称新《射雕》)在东方卫视周播过半,相比开播时有关起用新人、忠实原著等话题的讨论,现在对该剧的焦点则集中于该剧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和意义。在“流量明星”拿走高片酬、低成本拍摄制作、以原著之名行乱改之实的大环境下,新《射雕》并没有完全去随波逐流地顺应外界的风气和环境,略显我行我素的做法刷新了某些业内人士的认知,让他们看到了起用新面孔、搭配老戏骨、老老实实用心制作,拿出有诚意的作品才是正道。监制郭靖宇和主演赵立新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逆市场而为”有风险但更有收获。

  95%实景拍摄造就真实画风

  就如何保留原著精髓以及改编出新意的老话题,监制郭靖宇最初的想法很简单,“我听很多的人说这次《射雕》要拍成什么剧,要拍新的和别人不一样。我觉得‘经典’不用。经典之所以有翻拍的意义,是因为它故事的戏剧性、人设都是精彩的,不要改变它。我和编剧甚至商量不用金庸先生很多年以后修改的版本,我们就用之前的三联版做基础改编。这是我们遵循的第一个创作原则,即忠实原著。”

  该剧播出后不少观众直言,看到了十年前武侠剧那种实实在在的画风。“现在很多人拍古装剧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把剧本研究透,不是寻找最好的场景,而是先去找特技公司。他们认为特技一定可以帮他们省掉很多的钱、省掉很多的周转,最重要的是能帮他们抢夺回主要演员的档期。因为都在绿布前拍,主要演员确实给你几十天就够了。但是,我们因为是年轻演员没有这个负担,所以我们在全国各地去选景,只选最合适的景,在这方面确实花了很多的钱和精力,这部剧95%都是实景拍摄的。”在郭靖宇看来,即便特效再好,但比起实景的效果仍然不及。

  新《射雕》的另一个重要标签是新人加盟。当初该剧在启动时并未有任何明星现身,郭靖宇宣布演员尚未确定、但肯定要用新人的想法时,并不被业内看好。郭靖宇当时还自我调侃,保证不用弟弟杨志刚演郭靖,让大家放心。如今再回忆起来看似笑谈,实则是郭靖宇由来已久的想法。“其实完全选用新人的这一想法和明星会要多少钱关系不大,明星能要很多钱是因为平台,我用明星可能在平台多卖多少钱这个道理我是懂的。新《射雕》这么经典的一个作品,去请明星也不是请不到。但是对我来说只有两点:第一,我们希望为整个行业培养更多被平台认可、被观众认可的演员;第二,我担心牌子过大、影响力过大的明星会让观众在看他们,而忘记回味或者说欣赏这部经典戏的精神内核和戏剧性,这是我最重要的两个观点。”

  8.1豆瓣评分反映剧集品质

  新《射雕》豆瓣目前评分8.1,虽低于83版的9.1,但大大高于2003版(主演周迅、李亚鹏)的6.5。对于这样的成绩,郭靖宇坦言,“比较坦白地说,新《射雕》我个人给它的分数并没豆瓣上获得的评价高。虽然我们已经无限努力了,但是还有很多不足,我们也在总结,从我们最初设计这个戏该怎么做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事情考虑的不够周到。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可能会做得更好。所以,后续还会有很多的武侠戏我做监制,可能从制作时间上还会更长,经费上更多,但是可能仍然坚持用新人,或者市场价值合适的优秀演员,不会把钱砸在个别的流量明星上,要把戏的品质抬上去。”

  针对目前市场上部分明星接戏只拍近景,中远景都由替身完成;甚至男主和女主因档期不和,同框戏都由抠像完成的非正常现象,郭靖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多数剧刚一开机大家讨论周期什么的都是按常规,后来我发现武侠剧要想拍好,常规的时间是不够的,所以我也奉劝请大明星的制作团队,你们要知道你们拍的是仙侠或者是武侠,如果大明星只给你三四十天或者是四五十天是绝对拍不好的。我认为武侠剧一个月最多拍八集,但是当时我们拍新《射雕英雄传》这个戏的时候是一个月拍十集,所以我觉得我们时间还是不足,还有一些处理不到位,还有一些武戏受到演员在场时间不够的限制,再来一回会更好。我每一次看了作品都会觉得不满足,再来一次更好。”

  赵立新在新版中出演洪七公,作为圈内公认的演技派,赵立新也深感新《射雕》走出了一条“正路”。“我们这个行业有很多人一直坚持走这条正路,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摇摆不定,开始走别的路,因为别的路貌似在市场上都很成功,大家等不及了,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打磨一个作品,而是去抓所谓的‘小鲜肉+大玄幻+大IP’这样的配方挣快钱,而这一点对于观众来讲也逐渐感受到了一份不满、失望以及对这个行业的担忧。”(记者 冯遐)

相关内容

  •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3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推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以下简称《战略》),首次向国际社会阐释了中国参与国际网络空间合作的原则、目标和计划。《战略》展现了中国网络政策的透明度,有利于引领国际网空治理走

  • 中国倡导网络领域合作共赢 中国倡导网络领域合作共赢

      3月1日,中国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下文简称《战略》)。这是继《网络安全法》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之后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对中国今后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外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战略》

  • 新闻用户关切点众筹刍议 新闻用户关切点众筹刍议

      核心阅读   ★准确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关切点,才能在当今新旧媒体竞争融合的时代大变局中掌握话语权,勇立引导舆论的潮头。运用众筹模式把握用户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其本质是创新。众筹要抓关键,形式要灵活多

  • 剪纸动画与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承 剪纸动画与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承

    摘 要:剪纸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传统艺术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早在五、六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首创了剪纸动画,将这一传统艺术搬上了动画的舞台。反观今日,很多传统艺术都淹没在信息社会中,渐渐变

  • 春节文化符号的视觉影像传播 春节文化符号的视觉影像传播

    摘 要:春节作为民族认同感的象征,蕴含了人类深厚的情感,具有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符号形式,其中蕴含深厚的所指文化内涵,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播功能。本文以春节文化中可见的视觉符号为研究依据,在符号学的视域下

  • 浅析“十七年”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浅析“十七年”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摘 要: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在“年”期间曾出现了一波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热潮。本文首先就文学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态之间密切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对“年”这一特殊时期的电影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进行概述

  •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媒课堂教学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媒课堂教学

    摘 要:讲授、笔记是中国的传统教学方式,当下新媒体时代多种新技术的引入,学生主体人格尊严的被动要求,导致传授双方都需要更平等的交流互动模式。传媒教学课堂作为接触新媒体的前沿场所,理应成为新媒体技术应用

  •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摘 要:深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研究对云南向其周边辐射国家文化特性及媒介生态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强化实践经验的积累,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